Fit
1,497
c.c.
掀背
2
車型
75.9 - 82.9萬
查看所有照片
31,350
2021
8月
30
台灣本田在 2021 年 6 月份就已經先行公布了 4 代 Honda Fit 國內展開預售,共計推出 2 車型選擇,分別是汽油版以及 Hybrid 的 e:HEV,預售公布之後也引起了諸多討論,評價也相當兩極化,主要關鍵點,就是汽油版 76.9 萬預售價格,相比於 3 代 Fit 價格代設定 (66.9 萬~69.9 萬),其實有著不小的調漲,首度導入國內市場的 Hybrid 更是比汽油版高出 10 萬之多。
以原先 Fit 主打的預算型消費者來說,新世代 Honda Fit 確實變貴了!然而,4 代 Fit 全車系標配有 Honda Sensing、Earth Dream Technology 傳動系統等,配備整體提升之下,似乎對於許多消費者而言還是頗具吸引力;台灣本田在尚未正式發表 (正式售價尚未公布) 前,先行舉辦媒體試駕活動,而 U-CAR 也藉由試駕活動,來更進一步了解,究竟新世代 Fit 產品魅力是高還是低!
Honda 在 2019 年東京車展上首度發布日規版新世代 Fit,歐洲 Honda 也幾乎同時間發表了歐規版本的 Jazz,頗有復古風樣貌、方正中帶點圓潤的設計巧思,吸引了不少國內消費者與本田車迷的關注;只不過當時國內尚未確認究竟是否有機會導入歐規、或是日規的版本,或者說當時無法確認亞太市場會否依循日規設計。
隨後在 2020 年下半年,東南亞市場推出 City Hatchback 取代原先 Fit 戰力位置,而國內市場 City 車型業已停產許久,再加上台灣本田確認將會持續推出 Fit 的消息傳出,國內市場有望推出歐規樣式 4 代 Fit 的消息更加獲得確認;後續則是包含了偽裝車間諜照、經銷通路相關資訊流出等,讓 4 代 Fit 在網路上持續高人氣關注度。
在 2021 年 6 月份,台灣本田透過網路公布了 4 代 Honda Fit 預售資訊,再次確認與日規 Fit、歐規 Jazz 相同的版本,根據台灣本田透露,亞太地區除中國為專屬版本以及日本市場之外,其餘僅有香港、澳門、新加坡、紐西蘭有販售新世代 Fit,其餘東南亞各國則是因為市場喜好之故,僅有販售 City Hatchback。
4 代 Fit 在問世之初就積極溝通設計理念,包含了以人為出發的產品初衷,以及台灣本田特別溝通的「美學」,包含「用之美」、「移動簡約美學」等形容,這一點直接顯露在車頭與車尾燈組造型中,藉由晝行燈條與車尾 LED 燈條樣式,讓車頭與車尾在面容上有著相當顯眼的識別特質。
新世代 Fit 外觀造型上還有幾項特點,間接或直接影響車室空間及駕乘感受,第一個特點就是 A 柱設計,在前擋風玻璃兩側的並非是 4 代 Fit 的 A 柱,而是在其後方的柱體處才是,如此設計讓一般車輛上 A 柱所在位置,視野受柱體影響較小,兩側還有三角形小窗,根據原廠資料顯示,4 代 Fit 駕駛人得以擁有 90 度的視野。
另一項設計特點則是在後輪內側,Honda 為 4 代 Fit 後輪碟煞設計了一組位於上方的卡鉗,而不若一般車款將卡鉗置於碟盤 3 點或 9 點方向,台灣本田解釋道,如此設計的優勢在於能減少制動時,因為重心前移的關係而導致車尾較為抬升,也就是俗稱「點頭」現象,從而提升車室內乘員駕乘舒適性。
掀背車款每每給人較為青春動感的印象,而 4 代 Fit 車室空間也朝向此一風格前進,而且外觀帶有些許 Honda e 設計元素的特點,同樣也在車室空間內突顯而出,雙輻式多功能方向盤與 Honda e 如出一轍,兩側盤輻上的多功能按鈕還採用白色飾材搭配,展現雙色混搭的質地,這一點在兩側空調出風口、排檔座也是相同設計。座椅材質同樣也是混搭風呈現,織布與皮革的組合,配上白色外縫線收邊,無論視覺還是觸覺都有著出色質感。
駕駛座艙除了雙輻式多功能方向盤,賦予了科技質地之外,標配的 TFT 彩色數位儀表,雖然沒有現今流行動輒 12 吋的數位儀表來得亮眼與鮮豔,但也還是展現出數位化的基因與未來必然性,中控螢幕則是 8 吋版本,這套車載系統更支援了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對於現今智慧化普及的環境來說,更是必不可少的配備。
然而 Fit 畢竟還是一般品牌小型掀背產品,因此在部分細節處還是會感受到「預算」的壓力,副駕駛前方設計有兩個儲物空間,分別能夠上掀與下開,下方手套箱打開後並沒有設計緩衝裝置,因此開啟後一放手,就會直接反映出地心引力與重力加速度的反饋,甚至還會有點反彈而上,經過一兩次彈跳起伏後才會安定下來。坦白說,這一點並不會讓人意外,也不會感覺到有損 Fit 車室空間整體質感,但如果能在一些細節處著墨用心,那麼 4 代 Fit 的驚豔感會更加濃郁。
4 代 Fit 的車身尺碼分別為車長 4,045mm、車寬 1,695mm、車高 1,535mm,車長較前代增加了 55mm,車高也增加了 10mm,軸距則是與前代相同的 2,530mm,但在後排空間表現上卻更讓人驚豔,後排乘員在頭部與膝部都享有出色餘裕,而攸關車室運用靈活度的 Ultra Seat 後排座椅變化機能,同樣也延續在 4 代 Fit 上;此外,前後排座椅在椅墊設計上也加厚些許,賦予更多的支撐性與舒適性,車尾門開口也較前代加寬些許,讓車室空間運用便利性更加提升。
先進主動安全配備已經是國內車壇,各大品牌產品競爭力設定時,不可或缺的重要配置,即便因為產品世代較久、無法將先進主動安全配備全數導入,也必須要沾點邊或者是搭配部分駕駛輔助、安全防護的相關科技,主流市場現今更是以是否搭載 Level 2 等級相關科技配備為標準依規,因此 4 代 Fit 將 Honda Sensing 列為全車系標配,自然在許多消費者心中加分不少。
據了解,Honda 在長期計畫中亦有相關規劃,未來同樣也會朝向品牌零交通傷亡的方向前進,因此接下來在各級距產品設定上,都會以標配 Honda Sensing 為主要目標;4 代 Fit 的 Honda Sensing 除基本盤面的 ACC 主動式車距調節定速巡航、FCW 前方碰撞警示、CMBS 碰撞緩解煞車、LDW 車道偏移警示、RDM 道路偏移抑制等之外,還標配有 LKAS 車道維持輔助功能,比較可惜之處就是並未標配全速域的 ACC,因此在時速 30 公里以下、系統就會逕行解除,這一點在行車時也需要特別留意。
4代Honda Fit Honda Sensing | |
系統 | 作動速域 |
ACC主動式車距調節定速巡航 | 30~180 km/h |
FCW前方碰撞警示 | 對應前車 5 km/h 以上 行人5~100km/h 對向來車 5~100km/h 自行車5~100km/h 左轉對象直行車 5~30km/h |
CMBS碰撞緩解煞車 | 對應前車 5 km/h 以上 行人5~100km/h 對向來車 5~100km/h 自行車5~100km/h 左轉對象直行車 5~30km/h |
LKAS車道維持輔助 | 72~180 km/h |
LDW車道偏移警示 | 72~180 km/h |
RDM 道路偏移抑制 | 72~180 km/h |
4 代 Honda Fit 另外一項產品特點,就是傳動系統導入了 Earth Dream Technology 的搭配,其搭載的動力心臟雖然與前代同樣是 1.5 升,但排氣量略有不同,並且從原先 SOHC 單凸輪軸換成了 DOHC 雙凸輪軸,壓縮比也提升到 10.6:1;只是,最大馬力相比於前代,從原先的 120 匹上漲來到 121 匹,扭力數據則維持相同的 14.8 公斤米。
既然最大馬力僅較前代小小增加了 1 匹,那麼地球夢的科技魅力,應當會展現在效能上吧?根據能源局所公布的資料顯示,新世代 Honda Fit 平均油耗成績為每公升 17.9 公里,與 3 代 Fit 頂規 S 車型的每公升 17.4 公里相比,成長了每公升 0.5 公里,這具地球夢動力單元的性能與效能,似乎都沒有想像中來得強大啊。
挾帶著如此困惑詢問台灣本田產品人員,得到的答案也不讓人意外,台灣本田認為引擎科技再次來到瓶頸點,因此效能表現上並沒有特別突出,而在動力表現的設定則是為了取得一個均衡點,能夠與這套 G-Design Shift CVT 變速系統 (Hybrid 車型搭配的是 E-CVT) 更適切的搭配。
雖然得到了一個繞圈式的答案,但不得不說,4 代 Fit 汽油版的這具 1.5 DOHC i-VTEC 引擎,與 G-Design Shift CVT 變速系統的組合,確實是將「順暢性」做出了一個絕佳示範;其最大扭力輸出時機點較前代 Fit 提早了 300 轉就開始供輸,因此在引擎轉速約莫 2,500 轉開始,就會感受到扭力的帶動,好球帶一直延伸到 4,000 轉左右,但是其輸出模式卻沒有絲毫衝動,而是相當和緩順暢地延展,即便大腳油門、或是刻意退檔意圖拉升轉速,4 代 Fit 仍舊是義無反顧的以順暢為主訴。
除了傳動系統以平順為最大宗旨,4 代 Fit 行車品質同樣也將舒適順暢的標準再行拉高,車室內的靜肅性確實有所提升,尤其是擋火牆與底盤部分,都將噪音適度阻絕掉,搭配 Honda 在操控穩定性上的一定堅持,在山區蜿蜒道路上的左彎右拐行駛,仍保有靈巧輕快的本田基因,掀背車格的特點慢慢釋出,同步也兼顧了舒適柔軟的調性。
整體而言,4 代 Fit 在全新造型與設計、Honda Sensing 的標配設定、以及全新動力單元的導入下 (雖然效益看上去似乎沒有很明顯),整體產品力確實有所提升,因此就目前預售價 76.9 萬設定,並不算是太誇張的漲幅,但配備的增加也意味著價格上揚,就如同物價飛漲是相同道理,只是如此一來,Honda Fit 就不再有「預算型」的產品設定。
或許,這也是台灣本田「不得不」的規劃,畢竟如果真的依循 Honda 原廠規畫,未來所有車款都需要導入 Honda Sensing,那麼價格更是理所當然的再也不回頭,再者,電能化動力單元的導入也已經是必然區是,同樣都是造成售價抬升的原因;從市場面來看,少了價格在 70 萬以下的產品,新世代 Fit 相比 3 代版本,似乎會棄守一定比例市場,但對於台灣本田而言,顧好 SUV 雙雄 (HR-V 預計 2022 年國內登場、CR-V 下一代也很快會現身)、甚至趕快推出取代 Odyssey 停產後戰力地位的產品,才是更為重要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