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X

1,490

c.c.

運動休旅車

5

車型

129.9 - 169

車款介紹

規格

配備

試車報告/相關報導

車系沿革

事件簿

展示中心

加入比較

張旭

撰文

Jacky.C

攝影

42,647

2024

1月

18

Lexus 品牌過去在入門級距產品的布局,過去有包含 2010 年日內瓦車展推出的小型油電掀背車 CT 200h,還有後續在 2018 年日內瓦發表的小型跨界休旅 UX,從 CT 車系停產、改由 UX 車系接續的產品規劃來看,就可以看出小型級距的市場版塊與趨勢、已從轎車/掀背車逐步朝向 SUV 休旅挪移,這點從另一個品牌 Volvo 過去停產入門掀背車 V40 後、改為 XC40 等休旅產品取代亦可看出端倪。

如今 Lexus 品牌為讓其在入門級距的布局更為完整,於 2023 年 6 月在歐洲義大利米蘭推出品牌首見入門休旅的 LBX 車系,其車長設定為 4.1 米左右、產品定位在 UX 車系之下,也是 Lexus 首款採用 Toyota 集團之 GA-B 小型車模組化前驅底盤平臺的產品,主要藉由車格與車價下向延伸的戰線、但以精品小型車的方式呈現,來達到與 UX 車系在入門級距分進合擊的效果。

Lexus 於 2023 年 6 月在歐洲義大利米蘭推出品牌首見入門休旅的 LBX 車系,臺灣則於半年後的 2024 年 1 月 17 日迅速引進。

臺灣市場部分,則是繼歐洲、日本市場之後,在 2024 年 1 月 17 日正式引進 LBX,節奏上仍算相當迅速,提供包含 Active、Active+、Cool、Relax 以及 Relax+總計 5 種車型選擇,新車售價依序分別為 129.9 萬、133 萬、143 萬、143 萬以及 169 萬元。此次 U-CAR 試車組受總代理和泰汽車之邀,特別前往高雄試駕最頂規的 Relax+車型,來感受其產品實力。

靈活小巧車身,時尚外觀帶來精品質感

其實從 LBX 以歐洲市場需求為本位開發的角度來看,LBX 在產品開發之初主攻歐陸小型豪華 SUV 級距的意味相當濃厚,更有外媒指直其在歐陸主要瞄準的對手就是 Audi Q2,尤其以 Toyota 集團在歐規 Yaris 與 Yaris Cross 慣用的 GA-B 小型車模組化平臺之下,讓 LBX 在車身尺碼同樣有適合都會穿梭設定的靈巧身軀。

Lexus LBX與同品牌與同級比較
車型Lexus LBXLexus UX歐規Toyota Yaris CrossAudi Q2
車長(mm)4,1904,4954,1804,191
車寬(mm)1,8251,8401,7651,794
車高(mm)1,5601,5201,5951,508
軸距(mm)2,5802,6402,5602,601

以車身尺碼而言,LBX 車系的車身長寬高為 4,190x1,825x1,560mm、軸距為 2,580mm,車長比起 UX 車系減少 305mm、車寬減少 15mm,但車高比老大哥 UX 略高 40mm。

設計理念上 LBX 以「Premium Casual」為核心,原廠強調跳脫級距框架且具有高級感的跨界車款,因此在車頭處導入名為「Unified Spindle」的品牌最新世代設計語彙,延續 Lexu 慣用的箭矢 LED 燈組,但 LBX 改為倒箭矢型設計搭配魚眼頭燈,並且透過中央霧銀飾條形成類貫穿的視覺呈現,LBX 更改將廠徽置於引擎蓋上,前保桿兩側則以 L 型霧銀飾條勾勒出前 LED 霧燈座視覺,筆者認為這樣的設計手法除了讓新車更具力量感,更保有不少時尚的氛圍。LBX 車系在此次試駕的頂規 Relax+等車型上,也擁有 AHS 智慧型遠光燈自動遮蔽系統,可在夜間行車時遮蔽遠光燈、避免對對向或前方車輛造成眩光,筆者認為算是相當具有誠意的配置。

在車頭處導入名為「Unified Spindle」的品牌最新世代設計語彙,延續 Lexu 慣用的箭矢 LED 燈組,但 LBX 改為倒箭矢型設計搭配魚眼頭燈,並且透過中央霧銀飾條形成類貫穿的視覺呈現。而 Relax+等級在足下則搭載 18 吋星錠亮銀鋁圈。

車側方面,LBX 車系透過隱藏式 C 柱與 D 柱的手法,塑造懸浮式車頂的視覺。車側的鈑件更透過多層次肌理線條,讓其彰顯動感,Relax 以上等級為同色車頂,Relax+等級更採用專屬的前車門降噪隔音玻璃。而且由於 UX 車系比起 LBX 車系世代更新,因此也擁有與 NX、RX 車系相同的 E-Latch 電控開門設計,來取代傳統機械式開啟的門把。而此次試駕的 Relax+等級,在足下則搭載 18 吋星錠亮銀鋁圈,雖然呈現更為高級的質感,但筆者個人認為視覺效果反倒未若 Active+等等級的 18 吋星錠雙色鋁圈亮眼。

LBX 在車頭處為 Seamless Grille 無接縫設計,Relax 以上等級為同色車頂。

來到 LBX 的車尾,其搭載採用新世代 Lexus 休旅家族常見的貫穿式尾燈設計,但不同於老大哥 NX 有分為多層次視覺,LBX 改以 LED 燈條一筆勾勒出兩側 L 型輪廓,並透過中央貫穿處向上凸起的燈組線條,產生不同的燈組美學變化。尾門中央則同樣為橫置的 Lexus 字樣,但不同於 NX、RX 將牌照框置於尾門上,LBX 改將牌照框下移至後保桿處,呈現較為俐落時尚的效果。

LBX 以 LED 燈條一筆勾勒出兩側 L 型輪廓,並透過中央貫穿處向上凸起的燈組線條,產生不同的燈組美學變化。

內裝科技與鋪陳帶來品牌水準,惟後座空間較為小巧

LBX 在車內導入新世代 RX 等車的「Tazuna Concept 韁繩」環繞駕駛概念座艙,LBX 更採用最新世代的介面,有著與 LM 車系相同的全數位 12.3 吋儀表,中央則為直立式 9.8 吋觸控螢幕,中央觸控螢幕更支援無線 Apple CarPlay、搭配有線的 Android Auto 連結,但其中控螢幕並沒有搭載原廠的導航圖資。 中控螢幕也具有 Hey Lexus 自然語音聲控互動系統。

LBX 在車內導入新世代 RX 等車的「Tazuna Concept 韁繩」環繞駕駛概念座艙,LBX 更採用最新世代的介面,中央標配 9.8 吋觸控螢幕,並支援無線 Apple CarPlay+有線 Android Auto 連結。

其全數位的 12.3 吋數位儀表,可像 LM 車系一般,針對行車資訊進行多樣化的儀表風格、以及版面布局切換。在國內中高階的 Cool 等級、以及頂規的 Relax+等級,新車還搭載前擋投影式 HUD 抬頭顯示器,可在 HUD 中顯示包含駕駛輔助、檔位、車速、速限標示等豐富資訊,顯示相當具質感。若使用 Apple Carplay 搭配 Apple Maps,可將導航指標投影至數位儀表、HUD。

LBX 頂規的 Relax+車型,除了搭載 12.3 吋全數位儀表外,還有搭配方向盤左右兩側觸控追跡功能。
LBX 頂規的 Relax+、以及 Cool 等級車型,標配的 HUD 前檔投影式抬頭顯示器,可顯示車速、駕駛輔助等資訊,iPhone 手機使用 Apple Maps 導航時,其地圖導航指標也能顯示於上方。

LBX 車系在車內也有多個時尚鋪陳元素,中控螢幕中可針對車內選擇 64 色的氛圍燈、以及另外 50 種的客製化氛圍顏色,照明範圍更涵蓋車內門把、中控底部、足踏區等處。Relax+搭載的 13 支喇叭的 Mark Levinson 音響系統,也帶來不俗的聽覺質感。中央鞍座 LBX 車系亦有著最新世代科技,採用 LM 相同的電子線傳排檔桿、後方有行車模式切換,周圍更以碳化光澤紋路飾板處理,前方有無線充電介面,下方還有開放式的置物空間。在車內質感部分,前門板有透過皮質與軟質塑料鋪陳,但相對起 UX 車系,筆者認為較可惜的是在後門板用上較多硬塑料處理。

中控螢幕中可針對車內選擇 64 色的氛圍燈、以及另外 50 種的客製化氛圍顏色,照明範圍更涵蓋車內門把、中控底部、足踏區等處。
Relax+搭載的 13 支喇叭的 Mark Levinson 音響系統,也帶來不俗的聽覺質感。
全車系標配碳化光澤紋路飾板,Active+以上等級車型更全數標配手機無線充電。
Relax+等級在座椅材質採用 Semi-Aniline 頂級真皮座椅,實際觸摸起來其觸感與包覆性都不俗。
Cool 以上等級皆搭載駕駛座 8 向電動座椅、以及 3 組記憶功能。

Relax+等級在座椅材質採用 Semi-Aniline 頂級真皮座椅,實際觸摸起來其觸感與包覆性都不俗。後座部分,就是 LBX 較為弱勢的一環,筆者實際以 178 公分乘坐下,其膝部空間僅有 1 拳、頭部則為 3 指,後排座椅也沒有中央扶手,而少了後座出風口也相當可惜,椅背角度也無法調整。LBX 頂規的 Relax+在後行李箱容積為 400 公升、6/4 分離後可擴充至 992 公升,原廠強調可提供 2 組 26 吋行李箱的載物水準。

後座部分,就是 LBX 較為弱勢的一環,筆者實際以 178 公分乘坐下,其膝部空間僅有 1 拳、頭部則為 3 指。
後排座椅也沒有中央扶手,而少了後座出風口也相當可惜,但有搭載後座 2 組 USB-C 充電孔。
LBX 頂規的 Relax+在後行李箱容積為 400 公升、6/4 分離後可擴充至 992 公升。

1.5 升 3 缸油電動力初段輕快,GA-B 底盤帶來安定駕馭樂趣

動力部分,LBX 採用與歐規 Yaris Cross 相同的 1.5 升直列 3 缸自然進氣引擎(代號 M15A-FXE)、結合 206.1V 的雙極鎳氫電池、馬達形成的油電系統,搭配 Hybrid e-CVT 無段變速系統附 6 速手自排,國內車型僅提供 FF 前驅、未有海外的 e-Four 四驅選擇,其中 FF 前驅車型在後軸為非獨立扭力樑懸吊設定。動力方面國內標示引擎本體最大馬力為 91 匹/5,500 轉、引擎最大扭力為 12.2 公斤米/3,800 至 4,800 轉,油電系統綜效最大馬力為 136 匹,原廠公布的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時間為 9.2 秒,能源局平均油耗為 26.4km/L、能源效率為 1 級。

LBX 採用與歐規 Yaris Cross 相同的 1.5 升直列 3 缸自然進氣引擎(代號 M15A-FXE)、結合 206.1V 的雙極鎳氫電池、馬達形成的油電系統,油電系統綜效最大馬力為 136 匹。
Active、Active+車型搭載的是沒有模擬 6 速手自排的版本,因此排擋座處僅有 B 檔、也沒有方向盤換檔撥片。
中控與儀表板,皆可顯示即時的動力與能源流向。

行車模式部分,LBX 分別有一般模式、Eco Mode 節能模式可切換;另外在電量充足下、可打開 EV Mode 純電模式行駛。而 LBX 在 Cool 等級以上還搭載模擬 6 速手自排換檔、以及真皮方向盤與後方換檔撥片,除了可在 D 檔直接藉由撥片手動換檔,甚至在排檔座處也由其餘入門等級的 B 檔,改為 S 檔運動檔取代。

LBX 在 Cool 等級以上車型,搭載模擬 6 速手自排換檔,並有方向盤後方換檔配置。
LBX 分別有一般模式、Eco Mode 節能模式可切換;另外在電量充足下、可打開 EV Mode 純電模式行駛。

實際將 LBX 開起來後,讓筆者相當訝異的是,其 GA-B 底盤帶來相當穩定的行路質感,整體車身剛性相當扎實沉穩,尤其前軸的穩定性更加出色,給予駕駛相當高度安心的感受。而且甚至在高速較為迅速的變換車道,LBX 也能帶給駕駛相當平穩的切換過程,車身後軸跟隨性靈活,切換車道後車身也能迅速回穩。

實際將 LBX 開起來後,讓筆者相當訝異的是,其 GA-B 底盤帶來相當穩定的行路質感,整體車身剛性相當扎實沉穩,尤其前軸的穩定性更加出色,給予駕駛相當高度安心的感受。

而在起伏較為劇烈的山區彎道中,LBX 也帶來相當出色的駕馭樂趣,車身中央的低重心感受相當明顯,讓駕駛能提高車速來攻克彎道,甚至後軸安定中略帶靈巧滑動的設定,也幫助駕駛更好入彎。後軸的拖曳臂懸吊即便遇到較大的坑洞或起伏,其懸吊仍能迅速的消弭晃動,若非刻意察覺其拖曳臂在懸吊收縮至後段時些微的跳動,其實過往很難在不到 4.2 米、而且採用非獨立後懸吊的跨界休旅,擁有如此出色過彎穩定性。都會行駛時,其舒適取向的懸吊,也能很好吸收掉不少路面碎震。

若非刻意察覺懸吊收縮至後段時些微的跳動,其實很難發現其拖曳臂的後軸懸吊設定。

轉向部分 LBX 除了維持過往 Lexus 車系相當輕盈的感受,在轉向指向性表現也相當出色,讓駕駛在彎中不用刻意修正方向盤,就能依照原先的路線順暢過彎。而且轉向手感隨車速增加也有適中的回饋,給予駕駛者一定的信心與樂趣。18 吋輪圈車款採用的 Yokohama Advan V61 在 LBX 有著不俗的抓地表現,搭配較為中性的 ESP 循跡防滑設定,讓 LBX 在彎中的寬容度相當高、車輛路線基本也能維持相當安全的路徑,整體而言筆者認為臺灣市場雖然沒有引進 e-Four 四驅,但依舊是有相當出色的動態演出。而 4.19 米的車身,搭配僅 5.2 公尺的迴轉半徑,在高雄都會區迴轉也輕鬆不費力。

LBX 轉向手感隨車速增加也有適中的回饋,給予駕駛者一定的信心與樂趣。
LBX 僅 4.19 米的車身,搭配僅 5.2 公尺的迴轉半徑,在高雄都會區迴轉也輕鬆不費力。

動力表現也是讓筆者另一大驚豔之處,原先筆者會擔心 136 匹的綜效馬力、搭配 1,320 公斤的車身,是否會只達到「夠用」的期望。不過實際將這套動力駕馭起來,筆者發現由於原廠開發團隊特別針對都會用車型態,將其電動馬達輸出調整為能在低速就能帶來更迅速的動力反應,因此低速將 LBX 深踩時,其動力輸出的反應相當類似品牌純電動車款,輕快程度甚至也比品牌較大排氣量自然進氣車款出色。

實際將這套動力駕馭起來,筆者發現由於原廠開發團隊特別針對都會用車型態,將其電動馬達輸出調整為能在低速就能帶來更迅速的動力反應,甚至還有類似品牌純電車款的感受。

當然若將車速提高至中高速域時,LBX 引擎本體仍為較小的 1.5 升 3 缸自然進氣設定,自然在中高速的再加速無法向大排量車款比擬,但其優勢在於 1.3 噸的車重仍不算重,因此高速要達到巡航車速的過程仍依舊輕快。而試駕的 Relax+車型更提供 S 檔運動檔,透過手動換檔或 S 檔拉升轉速,LBX 的再加速表現仍有一定水準,3 缸引擎聲浪雖然在高轉時會略大,但引擎防火牆仍舊會抑制掉不少震動與噪音,表現仍在水準之上。而 6 速手自排模擬的降檔反應也相當迅速順暢,讓駕駛能透過手動換檔撥片帶來引擎煞車效果,並且保有一定的操駕自主權。

透過手動換檔或 S 檔拉升轉速,LBX 的再加速表現仍有一定水準,3 缸引擎聲浪雖然在高轉時會略大,但引擎防火牆仍舊會抑制掉不少震動與噪音,表現仍在水準之上。

而且筆者相當訝異的還有其引擎與油電系統切換的震動表現,過去很多 Toyota、Lexus 品牌油電車在引擎介入時的引擎震動相當明顯,讓筆者在試駕前對於這套 3 缸、搭配油電的組合存疑。不過在試駕過後這部分的疑慮也算是煙消雲散,最主要是原廠在這具 3 缸引擎中加入平衡軸設計,其抑制的效果算是相當出色,讓 3 缸引擎即便在需要介入動力輔助時、LBX 車身也不會有較大的震動。唯一會察覺是 3 缸引擎的特色,僅有冷車發動時的些微震動、以及 3 缸引擎較為獨特的聲浪,但透過原廠團隊調校這樣的感受已可說是微乎其微了。

Lexus 原廠在這具 3 缸引擎中加入平衡軸設計,其抑制的效果算是相當出色,讓 3 缸引擎即便在需要介入動力輔助時、LBX 車身也不會有較大的震動。

LBX 車系還有讓筆者驚豔之處,在於其車內隔音表現,尤其試駕的 Relax+車型還在前座兩側搭載雙層隔音玻璃,讓筆者在高雄吵雜的都會區試駕時,很少能察覺車外摩托車的排氣噪音,高速時輪胎的滾動噪音也抑制出色,讓其確實有著符合豪華品牌精品小車產品定位的隔音水準。

試駕的 Relax+車型還在前座兩側搭載雙層隔音玻璃,讓筆者在高雄吵雜的都會區試駕時,很少能察覺車外摩托車的排氣噪音。

小而巧,LSS+ 3.0 等駕駛輔助豐富

LBX 車系在被動安全防護部分標配 8 氣囊,最主要包含駕駛座膝部氣囊、以及前座中央防碰撞氣囊。LBX 全車系也搭載品牌旗下最新的 Lexus Safety System+ 3.0 主動安全系統,其全速域 DRCC 主動車距跟車系統在跟車時的表現都相當細膩、車距切換則有 4 段,而 LTA 車道循跡輔助的置中能力也相當出色,長途可讓駕駛大幅降低疲勞,RSA 速限標示掃描也能避免駕駛超速。

LBX 車系在被動安全防護部分標配 8 氣囊,最主要包含前座中央防碰撞氣囊。
LBX 標配最新的 Lexus Safety System+ 3.0 主動安全系統,其全速域 DRCC 主動車距跟車系統在跟車時的表現都相當細膩、車距切換則有 4 段,而 LTA 車道循跡輔助的置中能力也相當出色。

此外,LBX 全車系標配的 E-Latch 電控開門、搭配 SEA 安全離座輔助,也能在乘客下車前警示避免後方來車碰撞造成意外。試駕的 Relax+等級更搭載 360 度環景顯影、AP 自動停車輔助,360 度環景顯影更有底盤透視功能,但可惜這套環景並沒有下放至其他等級。

LBX 全車系標配的 E-Latch 電控開門、搭配 SEA 安全離座輔助,也能在乘客下車前警示避免後方來車碰撞造成意外。
LBX 在試駕的 Relax+等級更搭載 360 度環景顯影、AP 自動停車輔助。

豪門時尚敲門磚

整體而言,筆者認為 LBX 車系保有 Lexus 相當出色科技、舒適、以及油電動力等特色,尤其 3 缸油電超乎預期的震動抑制與輸出表現,讓其在都會穿梭仍舊相當輕快,而 GA-B 底盤的車身扎實與沉穩度更讓人驚艷,帶來一定的駕駛樂趣。當然 LBX 車系較為不突出的則是後座空間、以及後座質感表現,當然這也是受制於需與 UX、NX 等車系區隔所致,但若為小家庭或銀髮族、2 人世界使用,LBX 仍舊是相當出色的豪華品牌時尚敲門磚。

比較清單

開始比較

取消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