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9
2,488
c.c.
運動休旅車
5
車型
149.9 - 187.9萬
查看所有照片
115,935
2016
12月
8
其實 Mazda 的 7 人座產品算是相當成熟,從早年的 MPV、Premacy 一直到近年的 Mazda5 及第一代 CX-9,對國人來說都不算陌生,因此,當 Mazda 近年開始大刀闊斧地利用魂動及 Skyactiv 進行品牌定義之後,到底會與 7 人座 SUV 激出什麼樣的火花,都是相當令人期待的一件事。
而隨著 CX-9 於 2015 年洛杉磯車展的問世,就知道 Madzda 的設計師並沒有辜負大家的期待。雖然 CX-9 主要以北美市場為主要目標做開發,但是考量到臺灣市場對於 7 人座 SUV 的需求,以及目前市場上此級距產品的空檔,台灣成為亞洲區第一個上市的國家。
從車頭望去,CX-9 的大面積的平整化盾型水箱護罩仍然延續家族特徵,不過在設計上運用了比其他現行車款更大量的鍍鉻裝飾,包括加寬加長的「魂動之翼」包覆以及橫向的 5 列雙柵,都讓 CX-9 多了一點點斯文的氣質。
不過,CX-9 與其他車款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的下護板採用一道線條相當銳利的飾條,並在兩側輪拱前方的位置上鉤,這個位置一般來說都會整合霧燈,例如 CX-3 或是 CX-5,要不就是具有擾流的功能,不過 CX-9 的設計相當特別,在這個位置採用黑色網狀的塑料部件,賦予更具跑格的形象,同時將真正的霧燈隱藏在飾條的折角處。
如果圍繞 CX-9 轉一圈,就會發現車頭下護板的鍍鉻飾條並不是單一的亮點,其實它與車側的側裙、車尾下護板的鍍鉻飾條相互呼應;同時也會發現無論是車頭、車側、車尾,一定都是上下對稱,例如車側上方的鍍鉻窗框與下方側裙呼應、車尾上方的流線型飾條與下方的護板對稱一樣。這樣的設計在視覺上除了有降低車高的效果之外,也將此車的整體感提升一個層次,想像一下,若 CX-9 少了這些鍍鉻裝飾,是否會覺得車子看起來較為笨重?
車尾的設計同樣要稱讚 Mazda 原廠的設計師,CX-9 的車高大約 175 公分,但是透過高低起伏的線條以及多樣化零件分散視覺重心,幾乎讓人忘記這是一輛 7 人座 SUV。而且,如果仔細看,會發現在 C 柱上方的車頂,有改善第 3 排頭部空間的突起設計,並且利用整合了第三煞車燈的鴨尾、平衡這兩塊突起的違和感、甚至轉化成帶有力量的肌肉線條。
當初 CX-9 作為歐洲及北美市場的 MPV 後繼車款,就注定此車系的未來將會以此市場的消費者為目標客群,當然第 2 代的 CX-9 也沒有例外,無論是座椅的設定、配備的搭載,都可以看出是針對太平洋對岸買家所設計。
進到 CX-9 車內,立刻可以從許多細節上感受到此車的細膩質感及貼心設計。從車內氣氛來說,除了一般常見的黑色塑料之外,主要以霧銀、鍍鉻以及鋼琴黑烤漆件為基調,交錯採用不同光澤度的材質創造視覺上的層次感。並在許多常用到的地方採用金屬材質,例如車窗按鍵、電子手煞車、音量控制等等,一方面提升質感、一方面提升耐用度。
而就駕駛座乘座品質而言,筆者認為最好的形容詞是「順」,或許正因為筆者的身高約 185 公分,比較接近車廠設定的目標客群,所以在進行各項操作時都覺得相當順手。
其實筆者很容易碰到一個狀況,當我調整好駕駛座姿之後,往往為了配合油門/煞車踏板,而將座椅調整的稍為後面,結果此時要控制冷氣或是中央娛樂系統,反而手就搆不到了。反觀 CX-9 在設定好標準的駕駛座姿之後,不管是左手要控制車窗、右手要控制中控台的一切按鍵、或是右腳踩踏油門/煞車的行程,在與座椅距離的設定上都覺得相當剛好,絲毫不會覺得侷促或顧此失彼。
此外,考量到北美家庭的用車需求,可能時常面臨動輒百公里起跳的長途駕駛,舒適性絕對是評估此車乘坐表現最重要依據,而 CX-9 的前座除了標配電動腰靠之外,還標配 3 段式加熱功能、若再搭配前座中央扶手,筆者認為 CX-9 的確有符合目標客群的需求。而且筆者特別觀察到,在 CX-9 車內各個座位附近,一定都會有 12V 電源供應或是 USB 接頭,是相當貼心的設計,尤其在現今這個大家離不開行動裝置的年頭,飽滿的手機電量是相當重要的。
當然,說到 CX-9 不能不提到它的車內空間,前面已經提過駕駛座的乘坐心得,現在要來評估第 2 排及第 3 排座椅的舒適性了。以第 2 排而言,膝部空間毫無疑問的是相當充足,不過受限於偏向 Crossover 車型的設計,頭部空間在筆者坐挺之後,只剩下 1 跟指頭。因此,如果要筆者長期乘坐第 2 排,我必然會做得稍微傾斜一點,以換取更多的頭部空間。
而第 3 排座椅對筆者而言,毫無疑問並不適合乘坐。先把第 2 排座椅調至正常位置之後,筆者在完全坐挺的情況下膝部空間只有約莫 1 跟指頭,此時的頭部空間是負值,也就是必須歪著頭享受旅程;如果想讓頭部回正、就必須稍微坐的傾斜一點,但是如此一來,頭部與膝部都會剛好卡死在車頂與第 2 排椅背。
不過以筆者的身材論斷第 3 排空間並不客觀,因此筆者麻煩同事,協助拍攝第 3 排車內空間,身高 174 公分的同事在坐入第 3 排之後,膝部空間約 3 個指頭,而頭部空間大約還有 1 個拳頭,以現行的 7 人座 SUV 車款而言,已經算是相當充裕了。
整體而言 CX-9 是相當標準的家庭用車,在其外觀、空間以及舒適性的表現都算可圈可點,而本次主打的完整版 i-Activsense 主動安全科技配備,以及其他舒適性配備例如 Bose 環繞音響系統、或是 HUD 抬頭顯示器等的使用心得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