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進大觀園(Toyota Corolla Cross Hybrid 旗艦版48小時試駕活動)

BENSON(benson3yang)

2025/04/15 16:45:23

發文

#6207600 IP 1.163.*.* 修改過 2 次 (顯示最近5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25/04/15 22:34:55

發文IP 101.0.*.*

[前言]
首先說說目前自己車子的狀況,目前開的是2009年的Honda第二代Fit;
車上最高級的電子配備,除了原廠的Panasonic 6 CD音響主機,就是業務幫忙裝的外廠定速了。不得不說日系車妥善率真的好,雖然過保固我也都定期回原廠繳學費(不過會刪單),車子開了15年都沒有大毛病發生。

日常塞車通勤,假日出遊,油耗普普;但是Fit的魔術大空間,真的幫了不少忙。
不管事IKEA買床墊,出國三個大行李箱,通通沒問題。

但畢竟車子已經是15年前的設計了,不管是油耗還是安全,完全是上上上世代的規格。
所以自己常常看一些新車的訊息,也會設想如果現在要換車,我心中最完美的車是哪一台?

1. Mini MPV (5+2) : Honda Freed
以前看到Mazda 5 & VW Touran這些5+2, 直覺這就是最適合台灣的車款;
車身尺寸適合台灣壅擠的市區,車高還可以停入地下/機械停車場。
第三排平時收折後可以載物,有需要的時候可以載人。
可惜5+2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了,只剩下日本市場還能熱賣。
我最愛的Honda Freed應該是不可能來台灣了,只能以後請孫子把Freed跟獵人漫畫一起燒給我。

2.旅行車 : Volvo V60
自己很喜歡掀背車/旅行車這些可以活用空間的車款,所以有北歐簡約設計而且安全滿分的Volvo一直是心理的最愛。
Volvo V60從剛上市在信義區辦活動的時候,有去現場看實車,真的很美;可惜錢錢不夠,無法變成喜歡的樣子。
現在經濟比較寬裕了,但Volvo已經不出新一代V60油車了...
另外因為開習慣FIT這種高頂小車,現在坐在一般轎車/旅行車內,車高很低,車頭壓迫感太重,反而覺得不太舒服。

3. SUV
現在SUV真的是百花齊放,微休旅,小休旅,中休旅,大休旅,大大七人休旅;不管哪一種車身尺寸都可以找到對應的SUV車款。
雖然自己不喜歡大車,也怕山路暈車,但市場上各家SUV車款真的太香,我也被捲入這一波SUV熱潮。

打算等看看今年新出的六代RAV4 or Mazda CX5再作打算。


[試駕]
因為自己很喜歡看一些新車的訊息,有機會也會參加各廠牌舉辦的活動。
這次剛好看到可以試駕corolla cross的活動,到就馬上報名了。
也很感謝U-Car的同仁的協助,讓我這個原始人有機會體驗Toyota最新的TSS & 油電技術。

由於自己對車子不是專業的車款,對車子的引擎避震那些也都沒有研究,所以接下來是以一般使用者的心得來分享這次的試駕心得。
這次試駕的車款試Corolla Cross Hybrid旗艦款,坐上駕駛座時感覺就像拿到了一個最新的玩具,跟我的FIT真的是天差地遠。
全液晶儀表板,中控大螢幕,皮椅,後座出風口;這些稀鬆平常的配備在我看來真的是高級高級高高級。

週五拿到車子後一開始先請U-car同仁幫我做個基本功能操作說明,包含ACC / Auto hold / Android Auto 這些我都是第一次用。
之後開上市民大道高架,這時開啟ACC 輔助駕駛,終於感覺到右腳可以好好放鬆的感覺。
中間有一段離前面的大型重機太近,PCS這時有作動跳出警示。
Toyota的ACC,如果只是手輕輕握住方向盤還是會被認為沒有在掌控,大概5秒就會跳出警示,一定要時在握住,有力量在控制的感覺才會被認定為有在掌控。
開回家的過程心裡一直有一種新奇的感覺,我向來最沒興趣的CC居然會給我這麼大的震撼。

週六一早趁著天氣早,走國一去金山財神廟拜拜;一路上都是以速度上限開在中線。
一方面體驗高速的LV2輔助駕駛,另一放面要看看Toyota的油電到底有多省油。
在高速公路上的輔助駕駛,跟昨晚市民大道的感覺又完全不同;CC在高速定速巡航狀況下,
駕駛的感覺室穩定加上舒適,車室噪音非常小,副駕的還問我有開到100嗎?怎麼沒感覺?
因為我之前開FIT在高速公路真的很吵,一貫HONDA的爛隔音特色。

ACC的自動加減速比起人為操作,還是有一點突兀感,不知道TSS 3.0會不會再改善。
另外LTA的車道居中會有一點偏,要人工再把方向盤拉回來一點,但這個問題並不會太嚴重。

到了金山先拜財神廟,希望能賺大錢讓我換六代RAV4。
出遊一定要有吃吃喝喝行程,在地美食絕對少不了(烤玉米,檸檬汁,芋園王)

接下來走台二線到基隆市,一路上塞車走走停停,這一段我都是自己在駕駛,
CC的車身大小真的是嘟嘟好,在市區雍塞路段也不會開得很辛苦。
雖然比我的FIT大了一截,但今天第二天開起來很快就能適應。
到了基隆後停在信二路立體停車場,雖然停車場內上下都是旋轉的雙向道路,也完全沒有困難。

先去基隆文化中心走走,這裡改建過以後變得很美,也有一些免費展覽可以觀賞。
(基隆歷史 & 方文山)

晚餐目標就是義美石頭火鍋。

第二天決定往南走,要去平溪老街,
前段高速公路一樣開LV2,如果自己一個人開車的時候,有時要喝個水,吃個口香糖,或是看一下手機訊息是不是緊急事件,有LV2在幫忙真的安全又方便。

到了新竹有一小段山路,這時如果稍微以時速60以上的速度過彎,就可以明顯感覺到車子的側傾,這部分我的HONDA FIT 就相對比較穩定了。
這時想到以前FIT開過一次晚上的蘇花公路(不是蘇花改),在速度上限跟著前車的車尾燈,完全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如果是CC應該連我自己都吐了....

內灣老街比以前還要熱鬧,大家來這裡除了吃吃喝喝以外,還可以去觀賞內灣國小的東窩溪螢火蟲。

周一早上要還車之前先把油加滿,算了一下這次試駕的總共油耗,
車上成員體重總和大概150kg,
309.7km / 13.5 L = 22.94 km / L。


[心得總結]
Toyota CC不虧是台灣神車,剛剛好的尺寸在市區游刃有餘。
但是後座並不是太寬敞,跟我的FIT比起來沒大多少,HONDA的MM還是比較厲害了。

TSS 2.0 雖然並不是太完美,在控制的細膩程度還有需要再加強,但是做為輔助的功能已經足以讓駕駛人減少很多疲勞跟麻煩。
另外我最想體驗的Hybird系統真的是很厲害,儀錶板上的Hybrid圖樣可以讓駕駛清楚的了解現在引擎工作模式。
會讓人特別注意不要大腳油門,希望可以再多省一點油;我可以理解為什麼路上的Toyota油電車會行駛的相對比較慢一點.....
(這不是諷刺,是發現我自己這兩天突然改變了駕駛習慣)

另外中控螢幕那赫赫有名的車美式TOYOTA Drive+ Link系統,使用起來倒是沒有甚麼太大的問題,Android Auto 連上後除了清楚播報導航路況,我手機上的神盾測速照相的語音也可以播報出來,只是神盾測速照相的語音開頭一秒都會被截掉。

另外也可以同時開啟導航+神盾測速照相+車子本身的廣播,語音也會正常切換;只是螢幕無法同時顯示導航+廣播雙視窗。

以上是這次的Toyota CC試駕心得,也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參與U-car相關活動。
U-car同仁一定要再選我喔!!!

2025/04/15 22:35:27

發文IP 101.0.*.*

[前言]
首先說說目前自己車子的狀況,目前開的是2009年的Honda第二代Fit;
車上最高級的電子配備,除了原廠的Panasonic 6 CD音響主機,就是業務幫忙裝的外廠定速了。不得不說日系車妥善率真的好,雖然過保固我也都定期回原廠繳學費(不過會刪單),車子開了15年都沒有大毛病發生。

日常塞車通勤,假日出遊,油耗普普;但是Fit的魔術大空間,真的幫了不少忙。
不管是IKEA買床墊,出國三個大行李箱,通通沒問題。

但畢竟車子已經是15年前的設計了,不管是油耗還是安全,完全是上上上世代的規格。
所以自己常常看一些新車的訊息,也會設想如果現在要換車,我心中最完美的車是哪一台?

1. Mini MPV (5+2) : Honda Freed
以前看到Mazda 5 & VW Touran這些5+2, 直覺這就是最適合台灣的車款;
車身尺寸適合台灣壅擠的市區,車高還可以停入地下/機械停車場。
第三排平時收折後可以載物,有需要的時候可以載人。
可惜5+2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了,只剩下日本市場還能熱賣。
我最愛的Honda Freed應該是不可能來台灣了,只能以後請孫子把Freed跟獵人漫畫一起燒給我。

2.旅行車 : Volvo V60
自己很喜歡掀背車/旅行車這些可以活用空間的車款,所以有北歐簡約設計而且安全滿分的Volvo一直是心理的最愛。
Volvo V60從剛上市在信義區辦活動的時候,有去現場看實車,真的很美;可惜錢錢不夠,無法變成喜歡的樣子。
現在經濟比較寬裕了,但Volvo已經不出新一代V60油車了...
另外因為開習慣FIT這種高頂小車,現在坐在一般轎車/旅行車內,車高很低,車頭壓迫感太重,反而覺得不太舒服。

3. SUV
現在SUV真的是百花齊放,微休旅,小休旅,中休旅,大休旅,大大七人休旅;不管哪一種車身尺寸都可以找到對應的SUV車款。
雖然自己不喜歡大車,也怕山路暈車,但市場上各家SUV車款真的太香,我也被捲入這一波SUV熱潮。

打算等看看今年新出的六代RAV4 or Mazda CX5再作打算。


[試駕]
因為自己很喜歡看一些新車的訊息,有機會也會參加各廠牌舉辦的活動。
這次剛好看到可以試駕corolla cross的活動,到就馬上報名了。
也很感謝U-Car的同仁的協助,讓我這個原始人有機會體驗Toyota最新的TSS & 油電技術。

由於自己對車子不是專業的車款,對車子的引擎避震那些也都沒有研究,所以接下來是以一般使用者的心得來分享這次的試駕心得。
這次試駕的車款試Corolla Cross Hybrid旗艦款,坐上駕駛座時感覺就像拿到了一個最新的玩具,跟我的FIT真的是天差地遠。
全液晶儀表板,中控大螢幕,皮椅,後座出風口;這些稀鬆平常的配備在我看來真的是高級高級高高級。

週五拿到車子後一開始先請U-car同仁幫我做個基本功能操作說明,包含ACC / Auto hold / Android Auto 這些我都是第一次用。
之後開上市民大道高架,這時開啟ACC 輔助駕駛,終於感覺到右腳可以好好放鬆的感覺。
中間有一段離前面的大型重機太近,PCS這時有作動跳出警示。
Toyota的ACC,如果只是手輕輕握住方向盤還是會被認為沒有在掌控,大概5秒就會跳出警示,一定要時在握住,有力量在控制的感覺才會被認定為有在掌控。
開回家的過程心裡一直有一種新奇的感覺,我向來最沒興趣的CC居然會給我這麼大的震撼。

週六一早趁著天氣早,走國一去金山財神廟拜拜;一路上都是以速度上限開在中線。
一方面體驗高速的LV2輔助駕駛,另一放面要看看Toyota的油電到底有多省油。
在高速公路上的輔助駕駛,跟昨晚市民大道的感覺又完全不同;CC在高速定速巡航狀況下,
駕駛的感覺室穩定加上舒適,車室噪音非常小,副駕的還問我有開到100嗎?怎麼沒感覺?
因為我之前開FIT在高速公路真的很吵,一貫HONDA的爛隔音特色。

ACC的自動加減速比起人為操作,還是有一點突兀感,不知道TSS 3.0會不會再改善。
另外LTA的車道居中會有一點偏,要人工再把方向盤拉回來一點,但這個問題並不會太嚴重。

到了金山先拜財神廟,希望能賺大錢讓我換六代RAV4。
出遊一定要有吃吃喝喝行程,在地美食絕對少不了(烤玉米,檸檬汁,芋園王)

接下來走台二線到基隆市,一路上塞車走走停停,這一段我都是自己在駕駛,
CC的車身大小真的是嘟嘟好,在市區雍塞路段也不會開得很辛苦。
雖然比我的FIT大了一截,但今天第二天開起來很快就能適應。
到了基隆後停在信二路立體停車場,雖然停車場內上下都是旋轉的雙向道路,也完全沒有困難。

先去基隆文化中心走走,這裡改建過以後變得很美,也有一些免費展覽可以觀賞。
(基隆歷史 & 方文山)

晚餐目標就是義美石頭火鍋。

第二天決定往南走,要去平溪老街,
前段高速公路一樣開LV2,如果自己一個人開車的時候,有時要喝個水,吃個口香糖,或是看一下手機訊息是不是緊急事件,有LV2在幫忙真的安全又方便。

到了新竹有一小段山路,這時如果稍微以時速60以上的速度過彎,就可以明顯感覺到車子的側傾,這部分我的HONDA FIT 就相對比較穩定了。
這時想到以前FIT開過一次晚上的蘇花公路(不是蘇花改),在速度上限跟著前車的車尾燈,完全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如果是CC應該連我自己都吐了....

內灣老街比以前還要熱鬧,大家來這裡除了吃吃喝喝以外,還可以去觀賞內灣國小的東窩溪螢火蟲。

周一早上要還車之前先把油加滿,算了一下這次試駕的總共油耗,
車上成員體重總和大概150kg,
309.7km / 13.5 L = 22.94 km / L。


[心得總結]
Toyota CC不虧是台灣神車,剛剛好的尺寸在市區游刃有餘。
但是後座並不是太寬敞,跟我的FIT比起來沒大多少,HONDA的MM還是比較厲害了。

TSS 2.0 雖然並不是太完美,在控制的細膩程度還有需要再加強,但是做為輔助的功能已經足以讓駕駛人減少很多疲勞跟麻煩。
另外我最想體驗的Hybird系統真的是很厲害,儀錶板上的Hybrid圖樣可以讓駕駛清楚的了解現在引擎工作模式。
會讓人特別注意不要大腳油門,希望可以再多省一點油;我可以理解為什麼路上的Toyota油電車會行駛的相對比較慢一點.....
(這不是諷刺,是發現我自己這兩天突然改變了駕駛習慣)

另外中控螢幕那赫赫有名的車美式TOYOTA Drive+ Link系統,使用起來倒是沒有甚麼太大的問題,Android Auto 連上後除了清楚播報導航路況,我手機上的神盾測速照相的語音也可以播報出來,只是神盾測速照相的語音開頭一秒都會被截掉。

另外也可以同時開啟導航+神盾測速照相+車子本身的廣播,語音也會正常切換;只是螢幕無法同時顯示導航+廣播雙視窗。

以上是這次的Toyota CC試駕心得,也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參與U-car相關活動。
U-car同仁一定要再選我喔!!!

[前言]
首先說說目前自己車子的狀況,目前開的是2009年的Honda第二代Fit;
車上最高級的電子配備,除了原廠的Panasonic 6 CD音響主機,就是業務幫忙裝的外廠定速了。不得不說日系車妥善率真的好,雖然過保固我也都定期回原廠繳學費(不過會刪單),車子開了15年都沒有大毛病發生。

日常塞車通勤,假日出遊,油耗普普;但是Fit的魔術大空間,真的幫了不少忙。
不管是IKEA買床墊,出國三個大行李箱,通通沒問題。

但畢竟車子已經是15年前的設計了,不管是油耗還是安全,完全是上上上世代的規格。
所以自己常常看一些新車的訊息,也會設想如果現在要換車,我心中最完美的車是哪一台?

1. Mini MPV (5+2) : Honda Freed
以前看到Mazda 5 & VW Touran這些5+2, 直覺這就是最適合台灣的車款;
車身尺寸適合台灣壅擠的市區,車高還可以停入地下/機械停車場。
第三排平時收折後可以載物,有需要的時候可以載人。
可惜5+2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了,只剩下日本市場還能熱賣。
我最愛的Honda Freed應該是不可能來台灣了,只能以後請孫子把Freed跟獵人漫畫一起燒給我。

2.旅行車 : Volvo V60
自己很喜歡掀背車/旅行車這些可以活用空間的車款,所以有北歐簡約設計而且安全滿分的Volvo一直是心理的最愛。
Volvo V60從剛上市在信義區辦活動的時候,有去現場看實車,真的很美;可惜錢錢不夠,無法變成喜歡的樣子。
現在經濟比較寬裕了,但Volvo已經不出新一代V60油車了...
另外因為開習慣FIT這種高頂小車,現在坐在一般轎車/旅行車內,車高很低,頭頂壓迫感太重,反而覺得不太舒服。

3. SUV
現在SUV真的是百花齊放,微休旅,小休旅,中休旅,大休旅,大大七人休旅;不管哪一種車身尺寸都可以找到對應的SUV車款。
雖然自己不喜歡大車,也怕山路暈車,但市場上各家SUV車款真的太香,我也被捲入這一波SUV熱潮。

打算等看看今年新出的六代RAV4 or Mazda CX5再作打算。


[試駕]
因為自己很喜歡看一些新車的訊息,有機會也會參加各廠牌舉辦的活動。
這次剛好看到可以試駕corolla cross的活動,到就馬上報名了。
也很感謝U-Car的同仁的協助,讓我這個原始人有機會體驗Toyota最新的TSS & 油電技術。

由於自己對車子不是專業的車款,對車子的引擎避震那些也都沒有研究,所以接下來是以一般使用者的心得來分享這次的試駕心得。
這次試駕的車款試Corolla Cross Hybrid旗艦款,坐上駕駛座時感覺就像拿到了一個最新的玩具,跟我的FIT真的是天差地遠。
全液晶儀表板,中控大螢幕,皮椅,後座出風口;這些稀鬆平常的配備在我看來真的是高級高級高高級。

週五拿到車子後一開始先請U-car同仁幫我做個基本功能操作說明,包含ACC / Auto hold / Android Auto 這些我都是第一次用。
之後開上市民大道高架,這時開啟ACC 輔助駕駛,終於感覺到右腳可以好好放鬆的感覺。
中間有一段離前面的大型重機太近,PCS這時有作動跳出警示。
Toyota的ACC,如果只是手輕輕握住方向盤還是會被認為沒有在掌控,大概5秒就會跳出警示,一定要時在握住,有力量在控制的感覺才會被認定為有在掌控。
開回家的過程心裡一直有一種新奇的感覺,我向來最沒興趣的CC居然會給我這麼大的震撼。

週六一早趁著天氣早,走國一去金山財神廟拜拜;一路上都是以速度上限開在中線。
一方面體驗高速的LV2輔助駕駛,另一放面要看看Toyota的油電到底有多省油。
在高速公路上的輔助駕駛,跟昨晚市民大道的感覺又完全不同;CC在高速定速巡航狀況下,
駕駛的感覺室穩定加上舒適,車室噪音非常小,副駕的還問我有開到100嗎?怎麼沒感覺?
因為我之前開FIT在高速公路真的很吵,一貫HONDA的爛隔音特色。

ACC的自動加減速比起人為操作,還是有一點突兀感,不知道TSS 3.0會不會再改善。
另外LTA的車道居中會有一點偏,要人工再把方向盤拉回來一點,但這個問題並不會太嚴重。

到了金山先拜財神廟,希望能賺大錢讓我換六代RAV4。
出遊一定要有吃吃喝喝行程,在地美食絕對少不了(烤玉米,檸檬汁,芋園王)

接下來走台二線到基隆市,一路上塞車走走停停,這一段我都是自己在駕駛,
CC的車身大小真的是嘟嘟好,在市區雍塞路段也不會開得很辛苦。
雖然比我的FIT大了一截,但今天第二天開起來很快就能適應。
到了基隆後停在信二路立體停車場,雖然停車場內上下都是旋轉的雙向道路,也完全沒有困難。

先去基隆文化中心走走,這裡改建過以後變得很美,也有一些免費展覽可以觀賞。
(基隆歷史 & 方文山)

晚餐目標就是義美石頭火鍋。

第二天決定往南走,要去平溪老街,
前段高速公路一樣開LV2,如果自己一個人開車的時候,有時要喝個水,吃個口香糖,或是看一下手機訊息是不是緊急事件,有LV2在幫忙真的安全又方便。

到了新竹有一小段山路,這時如果稍微以時速60以上的速度過彎,就可以明顯感覺到車子的側傾,這部分我的HONDA FIT 就相對比較穩定了。
這時想到以前FIT開過一次晚上的蘇花公路(不是蘇花改),在速度上限跟著前車的車尾燈,完全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如果是CC應該連我自己都吐了....

內灣老街比以前還要熱鬧,大家來這裡除了吃吃喝喝以外,還可以去觀賞內灣國小的東窩溪螢火蟲。

周一早上要還車之前先把油加滿,算了一下這次試駕的總共油耗,
車上成員體重總和大概150kg,
309.7km / 13.5 L = 22.94 km / L。


[心得總結]
Toyota CC不虧是台灣神車,剛剛好的尺寸在市區游刃有餘。
但是後座並不是太寬敞,跟我的FIT比起來沒大多少,HONDA的MM還是比較厲害了。

TSS 2.0 雖然並不是太完美,在控制的細膩程度還有需要再加強,但是做為輔助的功能已經足以讓駕駛人減少很多疲勞跟麻煩。
另外我最想體驗的Hybird系統真的是很厲害,儀錶板上的Hybrid圖樣可以讓駕駛清楚的了解現在引擎工作模式。
會讓人特別注意不要大腳油門,希望可以再多省一點油;我可以理解為什麼路上的Toyota油電車會行駛的相對比較慢一點.....
(這不是諷刺,是發現我自己這兩天突然改變了駕駛習慣)

另外中控螢幕那赫赫有名的車美式TOYOTA Drive+ Link系統,使用起來倒是沒有甚麼太大的問題,Android Auto 連上後除了清楚播報導航路況,我手機上的神盾測速照相的語音也可以播報出來,只是神盾測速照相的語音開頭一秒都會被截掉。

另外也可以同時開啟導航+神盾測速照相+車子本身的廣播,語音也會正常切換;只是螢幕無法同時顯示導航+廣播雙視窗。

以上是這次的Toyota CC試駕心得,也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參與U-car相關活動。
U-car同仁一定要再選我喔!!!

0

則留言

1
熱門新聞
愛不停、公益行繪畫比賽邁入第3屆,因應電動車時代來臨,除將永續移動的概念融入比賽主題中,更增設最佳電動車獎。
日前中國工信部徵集中國國內廠商舉行會議,在會議中明文規定不能使用自動駕駛、智慧駕駛等字樣來進行產品宣傳。

我們使用 Cookie 來確保您在網站上能獲得良好的體驗。如果您繼續使用本網站,我們將認定您接受並理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使用者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