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在YouTube看了一篇二手車商分析收購2012年跑了18萬KM的Benz ML350, 非營業用車, 但方向盤跟駕駛座幾乎跟新的一樣!
回頭看看我差不多年份跑16萬KM的國產車, 方向盤卻已經是坑坑疤疤, 一度想把表皮全部磨掉, 看是不是可以有點alcantara的風格. 當然很明顯兩台車不是同一個檔次, 但想請問這真的是先天體質就的不同嗎?
用方向盤套, 又怕幾年後裡面的橡膠產生變化, 而且太厚握起來感覺也不對. 戴手套開車又像司機. 不知道哪位有用什麼方式, 真的十年後方向盤還跟新的一樣嗎?
夏天快到了, 還是要面對冷氣不冷要修的問題. 只是跟店家詢問費用的過程中, 一直會被"建議"要做個更換冷凍油的套餐. 上網查了半天, 有一派網友/店家說冷凍油不需要換, 原廠的最好, 換了之後一定會變得更冷, 但就是進入冷氣日後一定會有問題的輪迴. 另外一派就說要換, 因為會有"酸化", "腐蝕管路"的問題........
看了看原廠的套餐, 連這麼愛錢的原廠, 從來不會跟你說冷凍油老化什麼的想要賺你這個錢, 連推出的"冷煤強化套餐"也只是填充冷媒, 更本不會去動到冷凍油. 我迷惑了~~~~~
請問是否有Toyota的車主有在原廠做過更換冷凍油的服務嗎?
那些在外場換過冷凍油的車主, 是否之後的3~5年冷氣都沒什麼問題?
首先還是感謝Liqui Moly台灣總代理宜福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不遺餘力的將好產品持續引入給台灣的消費者, 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二個販售CERA TEC Premium Blue的國家, 不讓韓國專美於前. 也很幸運的能夠擠入10個測試名額, 能讓我在清明連假來好好的感受Liqui Moly CERA TEC Premium Blue的魅力.
從宜福工業的網站上表示, LIQUI MOLY是一家行銷超過120個國家、成立超過50年的德國品牌, 添加劑產品系列擁有德國市場30%的市場佔有率, 添加劑銷售量達6百多萬瓶, 銷量德國第一, 對於相當要求車輛品質的德國而言, 要能受到其消費者的肯定與信賴實屬不易. 而今年也是宜福工業與Liqui Moly合作的第22年, 所以若不是宜福工業以總代理的身份開口, 台灣的消費者可能見不到這瓶亞洲限定版的CERA TEC, 或是只能接受經過韓國盤商賺一手的水貨價.
CERA TEC Premium Blue是Liqui Moly在亞洲限定發售的產品, 是針對亞洲區氣候以及行車環境所設計. 其最大的特色, 就是內部含有陶瓷顆粒的類石墨結構, 能填補金屬內壁的縫隙, 並減少不必要的磨損, 對於引擎壽命的延長有所助益,同時適用於汽油引擎、柴油引擎(配置DPF)等車輛. CERA TEC Premium Blue陶瓷保護機油精是由航太級奈米陶瓷顆粒, 搭配Liqui Moly獨家配方所組成, 透過陶瓷顆粒的類石墨結構以及Liqui Moly獨家配方, 可填補金屬內壁的隙縫, 進而減低金屬表面的縫隙影響引擎作動的情況. 是因為其內部的陶瓷顆粒由0.5µm進一步縮小至0.2µm, 更能發揮保護的效果;同理可證, CERA TEC Premium Blue也能更有效率地作用於汽缸內壁, 而陶瓷顆粒最高耐熱可至攝氏1200度,將不必要的磨損減至最低, 提升引擎壽命.
(以上資料來源: http://am.u-car.com.tw/40968.html)
CERA TEC Premium Blue感覺上與自家的Molygen魔護機油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同樣都用到了「研磨成小於0.3μm並成功懸浮在液體中, 液態二硫化鉬」, 及「能修復引擎內部金屬表面的微小缺陷並使粗糙表面更平滑」的技術. 但感覺CERA TEC Premium Blue的航太級奈米陶瓷顆粒技術成分更高, 更能深入金屬受損表面做細微的填補. 而且一次添加的效果能高達5萬公里有效, 這樣的性價比真是非常的值得每一個車主投資在愛車的養護上.
放假前能夠收到, 真的很高興. 特別是連贈品都這麼細心的包裝, 能感受到宜福工業應該是很有制度的公司.
外盒上的中文標籤, 其實還滿想加到變速箱試試看的.
外包裝還有防偽貼紙, 刮除後掃描會出現下面的畫面
50,000km的長效保證
破壞貼紙開啟後能看到這瓶所帶來減少高達75%的磨擦, 及34%的磨損.
主角現身!
瓶身上的韓文印刷, 自己猜想可能Liqui Moly當初可能只想供給韓國市場. 盒內另附了一張使用紀錄, 畢竟5萬公里一般人要跑個2年才可能達到.
測試車輛: Toyota Wish
出廠年份: 2011
里程數: 112682KM
使用汽油: 台塑95+
使用機油: TOTAL 9000 NFC 5W30
測試開始的里程數: 112682
距離上次更換機油105000已經行駛了7682km了, 說真的有點不捨得倒下去, 因為再兩千多就要換掉了. 不過這個時間點測試, 剛好能了解CERA TEC Premium Blue添加在已經出現疲態的機油能產生出什麼火花.
合影一張
添加前
撕開封口, 看起來就跟藍色油漆一樣
添加中, 依照說明, 最佳比例約在6%左右. 所以4公升的機油加入約240ml.
添加後, 感覺….不太真實…比Molygen螢光綠還奇怪的顏色…真的是機油添加劑嗎?
測試結束的里程數: 113737
經過這幾天1055公里高速行駛以及市區走走停停的測試下來, 心得如下:
加入後發動開沒多久, 馬上能感覺到CERA TEC Premium Blue所帶來的平順, 特別是在停紅綠燈的時候產生”引擎到底發動沒”的幻覺, 馬上聯想到那藍色0.2µm大小的陶瓷顆粒已經佈滿汽缸內壁的畫面. 怠速運轉的噪音也有顯著的下降, 連高速行駛及轉速拉提時都不會覺得吃力, 有種跟以往倒入汽油精後所帶來油門飽滿的感覺, 但所呈現出來的細緻度跟柔順度卻是截然不同. 冷車發動後也因為陶瓷顆粒的潤滑效果油門踩下的感覺彷彿機油已經達到工作溫度一樣.
綜合來說, 在市區走走停停的駕駛模式並不會因為引擎溫度較高導致保護不足, 發生起步軟腳的情形. 在高速駕駛時100km/hr到140km/hr區間的加速拉提順暢, 行駛三義路段也不會發生爬坡無力的狀態.
引擎寧靜度提升: *****
引擎運轉柔順度: *****
燃油效率提升: *** (約5~7%的改善)
引擎馬力恢復: ***** (未經儀器檢測, 不詳, 但每次踩下去都是飽滿的感覺)
這瓶亞洲限定版的CERA TEC Premium Blue證明其卓越的保護能力, 不管是在市區或是高速行駛都能提供完全的保護. 雖然說新車舊車都能使用, 但特別建議3~5年車齡以上的車主買來使用, 絕對能感受到明顯的差異, 而且是能夠持續5萬公里的長效保護, 這真的是一項超值的投資, 也再次感謝Liqui Moly台灣總代理宜福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引進此項產品.
前幾天回原廠檢查車況, 技師巡到後輪的時候跟我說"來令快磨到底了, 要注意". 我就問他更換來令的工資, 想要自備來令片. 對方表示, 如果不是原廠的來令比較會造成碟盤磨耗比較快, 我說真的嗎, 就算都是FF的也會磨? 他說同等級也會因為成分不同. 說著說著就帶我去看前輪的來令, 跟我說"你看, 前面的碟盤就吃得比較深".
確實我前來令已經換成外廠GG等級, 後來令還是原廠, 但我摸了一下碟盤側緣, 前後都磨凹的差不多. 先不一桿子打翻原廠就是要賺你錢的說法, 請問真的有就算是同一個摩擦係數的來令, 原廠的來令比較不吃盤的事實嗎?
某個星期六的下午帶著不美麗的心情準備倒車進去一個後排的機械車位, 粗心大意的後果就是切太快, 後輪直接擦到前排的移動平台. 當下心一驚, 趕快下車看, 車門一拉開就聽到漏風的聲音, 天啊, 怎麼破成這樣! 想說趁還有氣趕快開到馬路上去, 但這麼大的洞當然沒幾秒就全漏光了. 才跑15000km的輪胎就這麼沒了, 心裡真是XXX.
馬上叫了道路救援, 星期六, 好日子, 要等至少90分鐘. 好吧, 趁這段等待時間趕快聯絡輪胎行, 好險趕上最後一趟出車, 心裡想星期六下午三點了還能叫到輪胎真是太感謝了.
道路救援幫我換上了備胎, 這條睡了5年的備胎終於派上用場了, 還好橡膠沒有老化的太嚴重, 但睡了5年胎壓只剩下20幾了. 充飽後在開去輪胎行的路上也不敢太快, 整路的輪胎噪音令我懷念起躺在行李箱的Toyo.
剛好遇上差不多時間要調胎, 師傅就把原本的左後輪換上新胎後調去右前輪. 雖然說網路上流傳的影片都是說要把抓地力好的放在後輪, 不過想說兩者差15000km, 應該還好. 順便把備胎打到50psi再幫我裝回去, 據說是要打飽點讓它慢慢洩.
心情浮躁下開車真的非常危險, 還好這次的代價不到2張小朋友. 但不知道如果今天裝的是RFT輪胎 , 在胎壁強化下, 是否遇到相同情形不會破, 或是破這麼大的洞整體結構還撐得住呢?
於
2016/07/22 14:29:12
發文IP 239.240.*.*
於
2016/07/22 14:33:16
發文IP 239.240.*.*
於
2016/05/16 12:45:37
發文IP 239.240.*.*
於
2016/05/18 12:28:29
發文IP 239.240.*.*
共
28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