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5

2,993

c.c.

~ 2,998

c.c.

運動休旅車

2

車型

345 - 392

車款介紹

規格

配備

試車報告/相關報導

車系沿革

事件簿

展示中心

加入比較

張旭

撰文

張旭

攝影

28,581

2023

8月

14

BMW 代號 G05 的第 4 代 X5,最早在 2018 年 6 月登場,是 X5 這個品牌最具代表性的休旅車系,自 1999 年原廠代號 E53 初代車型誕生後的第 4 代車型。BMW 品牌特別從將近 24 年前起,就不以一般的 SUV(Sport Utility Vehicle)稱之,而是以品牌獨特的 SAV(全名為 Sports Activity Vehicle)產品定位命名來定義,強調將 SUV 車型的實用空間、與 BMW 品牌既有的運動性能結合。這也讓 X5 從初代車型開始,就將 On-Road 駕駛樂趣注入 SUV 身形,成功獲得市場上亮眼的銷量與口碑,更是後續 BMW X 休旅家族持續壯大最重要的基石。

圖為 1 至 3 代 X5,原廠代號由左至右分別為初代 E53、第 2 代 E70、第 3 代 F15。

第 4 代 G05 X5 從 2018 年問世至今也已近 5 年,適逢產品進行中期改款的週期,BMW 原廠在 2023 年 2 月初,同步發表小改款 X5、X6 車系,最主要在內裝跟隨小改款 X7,換搭 BMW Operating Systen 8.5 系統(以下簡稱 OS 8.5)的 12.3 吋數位儀表與 14.9 吋曲面觸控螢幕,40i 與 30d 動力換搭 ISG 48V 輕油電系統,性能車型更從 M50i 更名為 M60i。

第 4 代 G05 X5 從 2018 年問世至今也已近 5 年,適逢產品進行中期改款的週期,BMW 原廠在 2023 年 2 月初,同步發表小改款 X5、X6 車系。

臺灣市場部分,則是相當快速的在 2023 年 8 月引進小改款 X5 車系。新車在國內相較改款前取消了採 2.0 升直列 4 缸渦輪柴油引擎的 xDrive25d 動力,改為引進新增的 3.0 升直列 6 缸柴油引擎 xDrive30d 動力、搭配原有的汽油 xDrive40i 形成雙動力選擇,引進的車型分別為作為入門的 xDrive30d xLine、以及筆者此次試駕售價 392 萬的 X5 xDrive40i M Sport。而剛好適逢對手 Mercedes-Benz GLE、Porsche Cayenne 也同步引進小改款車型的時機點,X5 在強敵們同步提升戰力下、是否還有與對手一搏的優勢,是此次試駕探究的重點。

繼原廠於 2 月發表後,臺灣市場部分,則是相當快速的在 2023 年 8 月引進小改款 X5 車系。改款後提供 345 萬 xDrive30d xLine、以及筆者此次試駕售價 392 萬的 X5 xDrive40i M Spor 雙車型選擇。

造型科技時尚感與時俱進,M Sport 套件加入更顯運動氛圍

先說起 X5 的外觀,筆者依然記得當初 2018 年底 X5 車系在新北水牛坑越野場地發表時,其外觀造型的雙腎型水箱護罩,確實帶來相當霸氣的辨識度。只不過後續隨著 BMW 許多新世代車款的「鼻孔」越來越大,X5 車系在視覺的衝擊感反倒已稀鬆平常,甚至可以說是相對已算是「秀氣」了。

筆者猶記得 4 年前 2018 年底 X5 車系在新北水牛坑越野場地發表時,其外觀造型的雙腎型水箱護罩,確實帶來相當霸氣的辨識度。但後續隨著 BMW 許多新世代車款的「鼻孔」越來越大,X5 這樣的視覺卻已相形顯得「秀氣」了。

而此次推出的小改款 X5,雖然在相連的雙腎型水箱護罩,並沒有採用類似 iX 的超大型直立雙腎,也沒有在幾何造型做太多變化,但其雙腎型水箱護罩從改款前的鍍鉻材質、改為霧銀材質處理,讓小改款 X5 確實更顯的時尚。小改款 X5 首次可搭載與 X6 相同的 BMW 飾光水箱護罩,只不過國內 X5 為選配設定。

此次推出的小改款 X5,在相連的雙腎型水箱護罩,並沒有採用類似 iX 的超大型直立雙腎,也沒有在幾何造型做太多變化,但其雙腎型水箱護罩改為霧銀材質處理。
小改款 X5 首次可搭載與 X6 相同的 BMW 飾光水箱護罩,只不過國內 X5 為選配設定。

兩側的頭燈組部分,筆者認為也是此次小改 X5 畫龍點睛的重點。原廠強調比起小改款前在燈組上下縮減約 35mm,並取消了過去稍微向下突起的造型,反倒更能凸顯出雙腎型水箱護罩在車頭視覺的重心,燈組內取消改款前的雙 5 角形晝行燈條,以全新的雙箭矢型晝行燈條取代,更有著具有心跳效果的方向燈組。只不過國內小改款 X5 依舊僅是標準的 LED 頭燈設定,若要 Glare-Free 防眩與智慧光型變化功能仍需另外選配。

考量到大部分國家市場需使用雷射頭燈的情況機率低,原廠也在小改款後,取消了雷射頭燈的選項。另外前擋風玻璃的 5AU 偵測鏡頭,從小改款前的 3 眼式、改為單眼式,但改款後還加入 AR 擴增實境導航攝影鏡頭。

原廠在水箱護罩內的直柵造型,修整的更為立體,讓小改 X5 更為時尚。
兩側的頭燈組部分,筆者認為也是此次小改 X5 畫龍點睛的重點。原廠強調比起小改款前在燈組上下縮減約 35mm,燈組內以全新的雙箭矢型晝行燈條取代,更有著具有心跳效果的方向燈組。
前擋風玻璃的 5AU 偵測鏡頭,從小改款前的 3 眼式、改為單眼式,但改款後還加入 AR 擴增實境導航攝影鏡頭。

而 xDrive40i 動力等級相比改款前,也將外觀套件從原先強調戶外風格的 xLine、改為強化運動氣質的 M Sport 空力套件。前保桿處中央改為 8 角形黑色鋼琴烤漆進氣口,並搭配兩側立體切削造型與 L 型黑色側氣壩,來與 X5 原本就具有相當多肌理線條的引擎蓋相呼應。而改為 M Sport 套件後,也比起原先的 xLine 套件取消了黑色輪拱、鋁質登車踏板、黑色防刮材質側裙等,改為追加前葉子鈑 M 字樣識別、以及前輪拱後方的黑色鋼琴烤漆導流鰭片。

xDrive40i 動力等級換搭 M Sport 套件,因此前保桿處中央改為 8 角形黑色鋼琴烤漆進氣口,並搭配兩側立體切削造型與 L 型黑色側氣壩。

比較可惜的是,國內 X5 xDrive40i 改款後標配仍是鋁質的車頂架、車側窗框設定,若要更為肅殺的黑色塗裝則需另外加選。足下部分,改款後升級為 20 吋 M 星輻式 740M 型輪圈,原廠配胎為 Hankook Ventus S1 evo3 SUV 跑胎。輪框內也追加 M 跑車化電子懸吊(改款前為一般電子懸吊)、還有藍色 M 煞車套件。

國內 X5 xDrive40i 改款後標配仍是鋁質的車頂架、車側窗框設定,若要更為肅殺的黑色塗裝則需另外加選。
M Sport 套件車型搭載車側同色輪拱、M 字樣前車側銘牌、黑色擾流鰭孔,足下配有 20 吋 M 星輻式 740M 型輪圈與藍色 M 煞車套件。

車尾方面,小改款 X5 最主要是將尾燈組進行更換,燈組內改為上下對稱的 L 型,兩側可組合成 X 字樣燈源視覺,來呼應 X 休旅家族身分,燈組輪廓也採燻黑 3D 立體設計,筆者個人認為比起小改款前更具識別度。另外小改款後 X5 也一如品牌許多新世代車款,將車頂鯊魚鰭天線、改為較為平整切削的天線取代。改款後也首度導入手機數位鑰匙 2.0 系統,具有 UWB 技術的 iPhone 等手機放在包包內,車主走到車輛附近後、門把就會自動解鎖。

小改款 X5 在車尾的變化,最主要是將尾燈組進行更換,燈組內改為上下對稱的 L 型,兩側可組合成 X 字樣燈源視覺,來呼應 X 休旅家族身分,燈組輪廓也採燻黑 3D 立體設計。
xDrive40i 標配全景天窗,而小改款後 X5 也一如品牌許多新世代車款,將車頂鯊魚鰭天線、改為較為平整切削的天線取代。

中控臺布局大幅變革,國內 BMW 首見 OS 8.5 最新系統

相較起外觀多半是在既有基礎上微幅調整,小改款 X5 最主更換為一體懸浮式曲面螢幕、並整合 12.3 吋儀表與 14.9 吋觸控螢幕,而且小改款 X5 更是國內首款內建最新 BMW Operating System 8.5 系統的車款。至於原廠導航、無線 Apple CarPlay 與無線 Android Auto 皆列為標配。

小改款 X5 是國內首款內建最新 BMW OS 8.5 系統的車款,採用 12.3 吋與 14.9 吋組合。
小改款後 X5 xDrive40i 動力升級 M 多功能真皮方向盤,但小改款後全車系皆取消方向盤上的 ACC 車距切換按鍵。

儀表板在改款後於 Eco、Comfort 模式下,有 3 種版型可切換,並可直接將 Apple Map 與 Google Map 地圖導航投影於儀表板中,甚至還直接整合 AR 擴增實境導航功能。HUD 則是在改款後除介面美術效果更新,也提供包含標準、精簡、方向、輔助駕駛、動態等畫面可切換。

改款後於 Eco、Comfort 模式下,有 3 種版型可切換,並可直接將 Apple Map 與 Google Map 地圖導航投影於儀表板中。
儀表板還直接整合 AR 擴增實境導航功能。
X5 小改款後除 HUD 介面美術效果更新,也提供包含標準、精簡、方向、輔助駕駛、動態等畫面可切換。

前述的儀表與 HUD 等內容,在 8、OS 8.5 前後系統的體驗都大同小異。此次小改 X5 是試車組首度在國內體驗的 BMW Operating System 8.5,其在中控螢幕介面最主要的變化,最主要是導入「Zero-layer 零層級」選單概念,螢幕直接以原廠導航地圖為基底,懸浮式 QuickSelect 快捷選單在畫面的右側陳列、可藉由上下或左右滑動,在天氣、音樂等多個快捷功能鍵切換。至於原先 iDrive 8 系統在畫面左邊常駐的首頁與導航等快捷鍵,則改為水平置放、並與空調系統快捷鍵整合,空調畫面也與 iDrive 8 時代更強調圖像式操作體驗。

BMW 在國內首見的 BMW Operating System 8.5 系統,最主要是導入「Zero-layer 零層級」選單概念,螢幕直接以原廠導航地圖為基底,懸浮式 QuickSelect 快捷選單在畫面的右側陳列、並可上下或左右滑動。
切換 Android Auto 等手機系統的 Google Map、或 iPhone 上的 Apple Map 時,首頁的 QuickSelect 快捷選單也能與手機導航介面同步顯示。

至於所有應用程式選單列,則是點開後在左側會依「所有應用程式」、「資訊娛樂」、「車輛」、「最近使用」的細項陳列,尤其 OS 8.5 追加的「最近使用」選單,更是可直接跳出最近幾次點選的應用程式。筆者認為 OS 8.5 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是想效法手機等智慧型裝置,但許多功能的陳列邏輯較為零散,就算是熟悉過 iDrive 8 的使用者,仍需花一段時間適應。但好處是跳回首頁時、地圖的顯示面積比起過往大上許多,甚至除原廠導航外,改用手機 Google Map 的畫面也比 iDrive 8 時代更為放大。

點開應用程式選單後,中控在左側會依「所有應用程式」、「資訊娛樂」、「車輛」、「最近使用」的細項陳列,尤其 OS 8.5 追加的「最近使用」選單,更是可直接跳出最近幾次點選的應用程式。
OS 8.5 同樣可在中控透過訂閱制機制,於應用程式商店購買許多擴充功能。

除系統介面的更新外,硬體上改款後方向盤取消 ACC 車距控制按鈕、改為須進入選單控制。控臺中央出風口也以黑色透光飾板貫穿,依據車系有「X5」透光字樣,空調出風口也改以更為方便的單一旋鈕取代,不過實體空調面板已取消改為整合進 14.9 吋螢幕中。另外中央鞍座排檔桿也改為更短截的撥桿式,筆者認為更方便駕駛拿取前方置杯架的物品,全車系更標配水晶套件,在排檔桿、啟動按鍵、音量鍵等處皆為水晶材質,質感相當出色。

改款後除 OS 8.5 系統帶來全新的空調介面,全車系也追加標配雙前座電熱椅,但通風座椅仍為選配仍稍嫌可惜。
中央出風口也以黑色透光飾板貫穿,依據車系有「X5」透光字樣,空調出風口也改以更為方便的單一旋鈕取代,筆者認為比起許多新世代車款在中控螢幕調整風向的設計更加易用。
小改款 X5 全車系標配頂級水晶套件,在排檔桿、啟動按鍵、音量鍵等處皆為水晶材質。

在配備與質感上,小改款 X5 xDrive40i 雖然取消過往的 Vernasca 真皮座椅、以及雙前座 20 向舒適型座椅,改為 Sensafin 透氣皮質座椅、以及雙前座跑車座椅取代,但整體質感仍算相當上乘,更比起改款前追加聽覺感受亮眼的 16 支喇叭 harman/kardon 音響,而改款後 xDrive40i 追加的 M 方向盤、黑色頂篷等更增添不少運動化氛圍。只可惜只有標配雙前座加熱座椅,通風座椅則需另外選配。

X5 xDriv40i 小改款後,比起比起改款前追加聽覺感受亮眼的 16 支喇叭 harman/kardon 音響。
改款後 xDrive40i 追加的黑色頂篷、M 駕駛座踏板組、M 字樣車門門檻,都增添不少運動化氛圍。
後座空間以筆者 178 公分的身材乘坐下,膝部空間就是符合級距水準的 2 拳、頭部空間則為 1 拳。
小改款 X5 在後座全車系皆追加標配四區恆溫空調,搭配 B 柱出風口設計,替後排乘客在夏日帶來絕佳冷房效果。

後座部分,標配的全景天窗帶來出色視覺,不過後座空間以筆者 178 公分的身材乘坐下,膝部空間就是符合級距水準的 2 拳、頭部空間則為 1 拳,後座標配四區恆溫空調與 B 柱出風口帶來絕佳冷房效果。後廂沒有快傾按鍵稍嫌可惜,後座傾倒前容積為 650 公升、4/2/4 傾倒後則可擴充至 1,870 公升。對開式電動尾門的上半部也具有腳踢感應啟閉功能。

X5 仍維持車系 24 年來相當經典的對開式尾門設計。
後座傾倒前容積為 650 公升、4/2/4 傾倒後則可擴充至 1,870 公升。
後行李廂底板具有便利的油壓頂桿設計,並可將遮物捲聯固定收納。
後廂兩側具有活動式掛勾、右側更有 12V 電源,但 X5 並沒有後廂快速傾倒裝置稍嫌可惜。

加入 ISG 48V 與動力提升更帶勁,同級距中的出色底盤動態仍是精髓

小改款 X5 xDrive40i 維持搭載 B58 3.0 升直列 6 缸渦輪引擎,但是引擎本體、冷卻與燃油供應等系統都進行強化,使動力提升達 48 匹,來到 381 匹/5,200 轉、53 公斤米/1,850 轉,搭配的 48V 輕油電從改款前的 BSG(皮帶式啟動馬達),改為 ISG、也就是與變速箱整合的 48V 輕油電系統,可在急加速時額外增添 12 匹馬力與 20.4 公斤米扭力輸出,搭配 Steptronic 運動化 8 速手自排與 xDrive 四驅系統下,可於 5.3 秒完成靜止至時速 100 公里加速,相比起改款前採用 BSG 48V 輕油電的 X5 xDrive40i,加速從 5.7 秒縮短 0.3 秒。

小改款 X5 xDrive40i 維持搭載 B58 3.0 升直列 6 缸渦輪引擎、8 速手自排,但是引擎本體、冷卻與燃油供應等系統都進行強化,使動力提升達 48 匹,來到 381 匹/5,200 轉、53 公斤米/1,850 轉。
小改款 X5 xDrive40i 的 ISG 48V 系統鋰電池,一樣是置放於引擎室靠副駕駛座處,電池容量為 0.44kWh。

行車模式部分,改款 X5 則有 Eco Pro、Eco Pro Individual、Comfort、Sport、Sport Individual 等模式可切換。其中因應搭載 M 跑車化電子避震,Eco Individual、Sport Individual 中,可針對避震與轉向進行 Comfort/Sport 兩段切換,Sport Individual 更可針對動力進行 Comfort/Sport/Sport Plus 共 3 段切換。

Sport Individual 中,可針對「避震」與「轉向」,進行 Comfort/Sport 兩段切換,更可針對「動力」進行 Comfort/Sport/Sport Plus 共 3 段切換。

先前筆者就曾試駕過改款前搭配 BSG 48V 輕油電系統的 X5 xDrive40i,當時就對其相當平順的 48V 系統怠速啟動印象深刻,而且即便加入 BSG 48V 系統後引擎本體輸出從 340 匹略降為 333 匹,但在 48V 於急加速時的加持輔助,不論是換檔的銜接、還有動力的衝勁都有一定水準。

48V 系統的回充等狀態可透過中控螢幕即時顯示。

而此次小改款後引擎本體輸出提升 48 匹,換搭與變速箱整合的 ISG 48V 後,筆者最直接察覺的差異,乃是怠速熄火後引擎啟動瞬間,整體系統運作得更為快速,而且比起改款前的震動更為細微,不論是滑行時引擎關閉、進入 48V 系統銜接的狀態,甚或是怠速熄火啟動/關閉的瞬間,若非仔細觀察引擎轉速表的變化,駕駛其實很難發現引擎已經進入熄火狀態,尤其 48V 介入與變速箱的檔位銜接更為自然。此外,即便是 48V 啟動,車內的空調仍不會直接進入送風,在大熱天空調仍維持一定的冷卻效果。

改款前儀表在 48V 系統介入動力輔助時、儀表會顯示的「eBoost」字樣;在小改款後已改為「ePower」字樣取代。

有趣的是,改款前儀表在 48V 系統介入動力輔助時、儀表會顯示的「eBoost」字樣,在小改款後已改為「ePower」字樣取代,12 匹 48V 動力輔助雖然相對起引擎本體的 381 匹馬力不大,卻對拖動 2.1 噸車重有著舉除輕重的效果,讓小改款 X5 xDrive40i 的動力表現,可說是更為強勁,而且 6 缸厚實的引擎聲與爽朗排氣聲浪,加上升降換檔銜接極為迅速的 8 速手自排,都更精準展現 BMW 品牌傳統駕馭樂趣的 DNA。

12 匹 48V 動力輔助雖然相對起引擎本體的 381 匹馬力不大,卻對拖動 2.1 噸車重有著舉除輕重的效果,讓小改款 X5 xDrive40i 的動力表現,可說是更為強勁。

轉向部分小改款 X5 在 Eco Pro、Comfort 等模式下比改款前更為輕手,但 Sport 模式就會回到 BMW 傳統較為緊緻的設定,尤其搭配改款後升級 M 跑車方向盤,確實讓駕駛在激烈駕駛時有著更佳的握感,BMW 向來精準的車頭指向性,讓 X5 即便是家庭取向定位,卻仍能滿足駕駛偶爾想放縱一下的熱血激情。而且 xDrive 四驅系統的動力分配出色,在輪胎達到極限前,車身的循跡性、抓地力都有出色水準。

小改款 X5 在 Eco Pro、Comfort 等模式下比改款前更為輕手,但 Sport 模式就會回到 BMW 傳統較為緊緻的設定,搭配 BMW 向來精準的車頭指向性,讓 X5 即便是家庭取向定位,卻仍能滿足駕駛偶爾想放縱一下的熱血激情。

小改款後 xDrive40i 追加了 M 跑車電子懸吊,筆者認為其與改款前的一般電子懸吊,最主要的差異乃是懸吊設定為 Sport 時的回饋,切換到 Sport 段位後其懸吊的路感回饋較為直接,可忠實的傳遞路面資訊、並帶來優異的支撐性,但兼容一定的舒適度,不像對手 Porsche Cayenne 更強調濃郁的跑格;Comfort 段位下的懸吊則與改款前接近,主要以舒適且能消弭大部分的震動為主,但相對就會多出許多些微的晃動。不過 X5 車系先天較高的重心與車重,自然在彎中的側傾較大,若要更追求動態駕馭表現可選擇重心更低的 X6 車系。

小改款後 xDrive40i 追加了 M 跑車電子懸吊,筆者認為其與改款前的一般電子懸吊,最主要是切換到 Sport 段位後其懸吊的路感回饋較為直接。

小改款 X5 即便在搭配全景天窗下,隔音表現也有出色的水準,當然更追求舒適與隔音的消費者,還可選配前後氣壓懸吊、前座側窗雙層玻璃,但筆者認為小改款 X5 xDrive40i 的表現已可滿足大部分駕駛需求。而小改款 xDrive40i 在足下追加 M 煞車套件,確實對制動這輛 2.1 噸的 X5 有一定的提升與助益,但筆者認為若有偶爾熱血駕駛的需求,車主還可以再針對煞車進行強化。

X5 車系先天較高的重心與車重,自然在彎中的側傾較大,但在 BMW 工程團隊調校下仍維持一定的行車穩定度。
小改款 xDrive40i 在足下追加 M 煞車套件,確實對制動這輛 2.1 噸的 X5 有一定的提升與助益,但對於追求更激烈操駕者仍有強化空間。

駕駛輔助與安全科技方面,小改款 X5 除前述提及到 ACC 控制鍵取消外,方向盤同樣維持改款前的電容式感應設定,手只要觸摸就能偵測的到、無須扭動方向盤,可以顯示小型車、大型車、摩托車等障礙物的道路虛擬實境車流。若要調整 ACC 車距,須進入選單,進行遠/中/近共 3 段切換,但筆者認為將上方的「自動車距控制」打開後,X5 的 ACC 加減速控制就相當細膩。

若要調整 ACC 車距,須進入選單,進行遠/中/近共 3 段切換,但若勾選「自動車距控制」,基本上就無需點開中控螢幕調整車距,車輛會細膩的依照路況控制加減速。「變換車道輔助功能」也屬於此次改款加入的功能。

改款 X5 也加入相當便利的「變換車道輔助功能」,只要輕撥方向燈(不需用撥到底),車輛就會判別是否有後方來車,安全無虞下就會自動轉動方向盤變換車道,切換車道的轉向動作細膩、甚至切換過程有時還比人更為迅速,但系統判斷後車太近時就會取消切換。此外,小改款 X5 也標配 3D 環景顯影、 360 度環景碰撞錄影,甚至還有「200 公尺路徑自動停車記憶」、「遙控停車功能」,這 2 項功能都可在車外透過手機 App 執行,「遙控停車功能」在狹窄停車位可直接迅速啟動車輛,並進行前後移動。

改款 X5 也加入相當便利的「變換車道輔助功能」,只要輕撥方向燈(不需用撥到底),車輛就會判別是否有後方來車,安全無虞下就會自動轉動方向盤變換車道。
圖為手機遙控停車之 My BMW App 操作畫面。
小改款後追加「200 公尺路徑自動停車記憶」功能。
360 度環景碰撞錄影也是改款後追加的標配功能。

武功升級、配備豐富度具誠意,但價格門檻與純電休旅拉近將考驗產品魅力

整體而言,筆者認為小改款 X5 在外觀、科技面、動力等都有大幅度提升,可說是武功持續進化,這也是 X5 車系在走過 24 年的歷史,並面對電動化浪潮的時代,所必須要進行的變革。畢竟同品牌的電動休旅 iX 即便已多次調漲,其入手門檻仍是僅 336 萬起跳,改款前的 X5 就顯得有些明顯世代差異,讓許多這級距客層板塊大幅度的向純電挪移。

但燃油 X5 在改款後配備水準更為豐富,接軌 iX 的 OS 8.5 座艙介面確實讓其能跟上節奏,筆者認為就國內配備豐富度也是此波 Cayenne、GLE 等對手同步小改款時最有誠意者。只不過 X5 xDrive40i 頂規從 382 萬、進一步漲到 392 萬,在純電休旅市場版圖持續壯大、並且拉近與燃油休旅的距離下,消費者是否能接受水漲船高到近 400 萬的身價,則有待後續觀察市場表現了。

最近瀏覽車型

BMW
加入比較
X5
345-392

比較清單

開始比較

取消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