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if17(fox)兄:「聽說CR-V沒辦法跑沙灘(或沙地)?」

無業書(jeffwang)

2004/09/25 21:00:51

發文

#125154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if17(fox)兄先前所開的那版「聽說CR-V沒辦法跑沙灘(或沙地)?」,<br>因為某種緣故,<br>最後淪為「固定軸 or 多連桿」的口水戰場,<br>嚴重偏離原來的主題;<br>小弟為表歉意,特開闢本版,<br>希望能還給 if17(fox)兄一個乾淨的討論版面.............<br><br>***********************************<br><br>if17 (fox) 於 2004/09/16 13:14 發表<br>我們公司的主管是開ISUZU陸地龍,他說在沙灘上救過不少CR-V(輪子陷入沙灘),<br>請問有人開CR-V發生這樣的事嗎?<br> <br>if17 (fox) 於 2004/09/21 13:15 回應<br>.........我們還是回歸正題好嗎? <br>我朋友的X-TRAIL輪子有換過車身也改的比較高才能跑沙地,<br>不然原廠車出來的輪子是不適合走沙灘的,<br>再請問一下若CR-V也去改輪子,是不是就可以跑沙灘了? <br>===================================<br><br><br>這個問題,由 3個因素決定:<br>沙地性質、輪胎、油門控制技巧。<br><br>因為,<br>CR-V 所謂的 DPS (Dual Pump System) real-time 4WD,<br>是屬於「被動式」的扭力分配系統;<br>必須等到前後軸出現某種程度的「轉速差」之後,<br>i.e. 必須等到前輪「打滑空轉」之後,<br>才會將一部分的引擎扭力傳至後輪。<br><br>而問題就出在這個「打滑空轉」上!<br>如果沙地過軟、或油門突然加太大,<br>「打滑空轉」就有可能導致前輪開始「挖沙坑」而陷落;<br>此時,縱使後輪已開始獲得扭力分配,<br>也有可能「ㄉㄧㄠ 車」……<br><br>另外,相反的方面,<br>如果輪胎夠好 (沙灘專用胎?)、或沙地較硬實,<br>如此或許可以藉著適當的油門控制,<br>不讓「打滑空轉」出現,<br>i.e. 讓 CR-V 保持在「前驅」的狀態下通過沙地;<br>當然,油門控制技巧要夠好……<br><br>ps.: if17 (fox) 兄若不嫌棄的話,<br>可參考小弟舊作:<br>http://www.u-car.com.tw/ucar-fan/fan-discuss-recent-detail.asp?BoardID=9112&ClassID=4<br>

18

則留言

1

無業書(jeffwang)

2004/09/25 21:02:18

發文

#125155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另外,還有一個省錢的方法:
將輪胎放掉一些氣,
使胎壓降低一點,
便可稍微提升輪胎在沙灘上的抓地力;
待離開沙灘之後,
再以隨車打氣機充氣,
以恢復原來的胎壓。

無業書(jeffwang)

2004/09/25 21:02:46

發文

#125156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接下來,
希望有「沙灘越野」實務經驗的網友們,
能提供「親身經驗」與大家分享........

triton(triton)

2004/09/25 21:41:01

發文

#125161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將輪胎放掉一些氣,
使胎壓降低一點,
便可稍微提升輪胎在沙灘上的抓地力;
----------------------------------

這一招在一般輪胎作用不大, 因為這要放到很低的胎壓(考慮低胎壓時接處面變大, P=F/A) 而且最好胎紋有延續到胎肩的那種....

嚴格說來, CR-V 的 Real time 4WD, 雖然不像全時四驅那麼強, 但真正前輪打滑時, 後輪傳動軸依然可以偶合而產生驅動力(舊式CR-V 是採矽油因前後軸轉速差異, 摩擦升熱而推動接合), 所以即使月也能力不強, 多少也是有其功用。

怕是怕前輪打滑而後輪尚未接合瞬間, 這時前輪在沙地上挖出兩個坑, 那 CR-V 要脫困就困難了; 即使脫困, 恐怕姿勢也很難看......

陸地龍在這方面佔的便宜就是輪胎寬,
相對陷入砂中的深度便淺, 又是全時四驅, 脫困能力當然強!

DeLorean(delorean)

2004/09/26 18:31:30

發文

#125251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怕是怕前輪打滑而後輪尚未接合瞬間, 這時前輪在沙地上挖出兩個坑, 那 CR-V 要脫困就困難了; 即使脫困, 恐怕姿勢也很難看......
==================================================

後輪就是有動力也不見得推得動車子。
專業的4x4在這種狀況下都要靠加力檔才能脫困。

準備幾塊板子在車上會比較實在。

無業書(jeffwang)

2004/09/29 14:49:58

發文

#125660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唉,反應冷清,點閱率(熱門指數) 又低……
連主角 if17(fox) 兄 也沒捧場……

是因為 U-Car 這裏玩越野的網友較少嗎?
還是因為…… 沒「口水」就沒「人氣」?

tallman(tallman192)

2004/09/29 16:57:31

發文

#125672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我記得~~~~CRV
他的作用原理很簡單
好像啦
他是用電腦感應的
前兩輪打滑就會把動力分配到後兩輪
後兩輪打滑就會把動力分配到前兩輪
如果同時打滑的話就平均分配四輪
但是....如果輪流打滑的話動力就會跑來跑去
所以就陷住囉
而這種輪流打滑的地形就是沙地或帶沙的上坡
所以CRV部適合沙地行駛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若有不對的話順便教教我吧

無業書(jeffwang)

2004/09/29 17:12:40

發文

#125678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店小二,客官上門了,上前招呼吧……)

國產現行款的 CR-V,
採用所謂的 DPS (Dual Pump System) real-time 4WD,
是屬於「被動式」的扭力分配系統,
而且是「純機械式」的,並無電腦控制。

此系統平時以「前驅」行駛,後輪並無動力;
而必須等到前後軸出現某種程度的「轉速差」之後,
i.e. 必須等到前輪「打滑空轉」之後,
才會將一部分的引擎扭力傳至後輪。

ps.: 這幾天聽說,日本原廠已發表小改款,
四驅系統方面似乎也有更動;詳情待查……

無業書(jeffwang)

2004/09/29 22:31:29

發文

#125715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triton (關門做車) 於 2004/09/25 21:41 回應
舊式CR-V 是採矽油因前後軸轉速差異, 摩擦升熱而推動接合
===================================

上次在 Auto-Online 觸及類似問題時,
小弟一度想「頂嘴」,卻忍了下來;
這一回,按捺不住了........
「斗膽」冒犯一下囉.......... 嘻嘻..........

傳統的「黏性耦合器」(Viscosity Coupling),
包含一組內板與一組外板 (所謂「多片式離合器」),
板與板之間以「矽硅油」填充。

其傳遞扭力的方式,可分成兩種階段:

1. 顧名思義,就是以「黏性」(viscosity) 來傳遞扭力。
根據「牛頓黏度定律」(Newton's Law of Viscosity):
切應力正比於切變速率,而比例常數為黏度(viscosity)。
換句話說,
只要內板與外板之間存在著「轉速差」,
便可藉著矽硅油的黏性來傳遞扭力。

2. 如果「轉速差」夠大或持續的時間夠長,
使得矽硅油的溫度上升至某種程度時,
此時內板與外板之間的矽硅油將會膨脹而升壓,
然後推動內板沿著內軸滑動、而緊緊地壓住外板,
造成暫時「鎖定」(50:50) 的現象;
此所謂「駝峰現象」。

小弟頂完嘴了........... 跟酸.........

triton(triton)

2004/09/29 23:27:59

發文

#125720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是這樣沒錯啊!

只是我沒把內容完整敘述......

在美國 HONDA 網站裡介紹 CR-V, 就有動畫解釋前後中央傳動軸如何藉由該偶合器接和的過程!

無業書(jeffwang)

2004/09/30 00:28:09

發文

#125729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三噸大大請多包涵;
上次在 Auto-Online 的「典故」,小弟找到了:

( 嗯,已經一年了.........
時間過得真快........)

主題: Re : 多片式離合器的「過熱」問題??
張貼日期: 2003-08-29 22:09:48
作者: jeffwang ( 無業書 )
Tunyiin 大大上述「圖文並茂」的解說,
應該只適用於「多片式黏性耦合器」,對吧?
因為此類耦合器是利用其充填流體 (如「矽硅油」) 的黏性(viscousity) 來傳遞扭力,
故片板之間必須要有轉速差。

***********************************

主題: Re : 多片式離合器的「過熱」問題??
張貼日期: 2003-08-30 09:56:26
作者: triton ( triton )
這個....這個.......矽油不是這樣耶.......
當傳動軸兩端有轉速差, 離合器片打滑會產生熱量,
此時矽油會受熱膨脹, 將離合器板推出接合.......
如 Honda CR-V 的 Realtime 四驅系統中, 後軸的傳動方式。

無業書(jeffwang)

2004/09/30 00:32:15

發文

#125732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另外,補充說明一下:

國產現行款 CR-V 所採用的 DPS (Dual Pump System),
與上述的「黏性耦合器」(Viscosity Coupling),
兩者雖同屬「濕式多片式離合器」,
但作動原理並不相同...........

也就是說,
DPS 並無上述的那種「駝峰現象」...........

無業書(jeffwang)

2004/09/30 17:27:34

發文

#125802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DPS (Dual Pump System) 的說明:

bochy (博啟) 於 2003/01/20 20:49 回應
所謂的DPS(Dual Pump System)其實只是二組功能不同的「液壓迴路」罷了。
一組是推動「活塞」使主動&被動「葉板」結合;
另一組是推動「活塞」做「復位」動作;此回路與另一組的「活塞」相連結。
壓力源:LSD內的「矽油」膨脹。
其實它只有一個「幫浦」,但是藉由迴路的設計&閥的使用之後......
就變成宛如二組單獨的「幫浦」+「迴旋」一般;可控制一去一回的動作。
此一設計方式在工業上的「液壓迴路」設計中經常可見。

楓(fong2755)

2005/03/06 12:27:41

發文

#142253 IP 90.166.*.*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首先感激無業書大大精闢深入的解說,讓預購SUV的初學者,不會被廣告的吹噓給欺騙了,真希望很多網友能看到你的解說,了解事情的真相。 另外小弟最近在比較ESCAPE及GV二款車,G的越野性能令人著迷,但E的內裝及舒適性又讓人有點心動,加上有一點點的4X4功能...
順便想請教大大,ESCAPE跑沙灘是否可以ㄋ? 該車再什麼情況下一定會刁車....由衷感激,也祝大大新年如意^^

GENIUS(singular555)

2005/03/06 19:29:22

發文

#142277 IP 75.20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請問這種crv系統跟bmwx5的比較有差嗎?

無業書(jeffwang)

2005/03/06 21:33:25

發文

#142290 IP 189.23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BMW X5 的四驅系統「X-Drive」,
採用電腦控制的 multiple plate clutch (多片式離合器) 來分配前後扭力;
原理類似於 Nissan X-Trail 的四驅系統,
而異於 CR-V 的 DPS 系統。

無業書(jeffwang)

2005/03/06 21:39:19

發文

#142291 IP 189.23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楓 (fong2755) 於 2005/03/06 12:27:41 回應
順便想請教大大,ESCAPE跑沙灘是否可以ㄋ? 該車再什麼情況下一定會刁車....
=====================================================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如果切在「Lock」模式,再配上 沙灘專用胎,
應該可以降低「刁車」的機率............

p.s. 其實小弟只是個「畫虎蘭的高手」,
並不是真正的越野玩家........... ㄏㄏㄏ...........

無業書(jeffwang)

2005/03/07 10:02:21

發文

#142330 IP 39.24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補充說明:
舊款(小改款之前)的 BMW X5,
原本是用傳統的中央差速器,輔以 ETC ( BMW 稱之為 DSC );
小改款之後,才改用 X-Drive (移植自 BMW X3 )

活塞(huosai1)

2005/03/13 11:44:36

發文

#143057 IP 90.9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看你們往哪裏跑~
無業書 兄~ T 廠你們簽下的帳是不是該還了~
(怎麽會沒人頂)
偶一定會緊跟你們~
哈~
熱門新聞
東風本田舉行記者會宣布e:NS2開賣,並開出限時優惠價15.98萬人民幣起,同時也預告今年還會推出靈悉L以及燁S7。
Volkswagen正式發表了小改款Golf R,外觀造型上進行小針美容,駕駛座艙導入了12.9吋中控,馬力小幅提升至333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