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s Brawn 正式加入本田車隊
本田車隊官網已正式發出新聞稿了
😇😇😇
誠心的祝福他....能在本田繼續發展長才!🙂
誠心的祝福他....能在本田繼續發展長才!🙂
好加在沒被紅牛簽去
不然明年恐怖的可能是紅牛
不然明年恐怖的可能是紅牛
[img]http://img265.imageshack.us/img265/2782/27080603jr4.jpg[/img]
兩個希望
1. Honda明年能回到一線車隊行列
2. 明年如果有間諜案 不要發生在Honda
1. Honda明年能回到一線車隊行列
2. 明年如果有間諜案 不要發生在Honda
[img]http://img265.imageshack.us/img265/2782/27080603jr4.jpg[/img]
不過
Ferrari 人事也大變動
似乎外籍傭兵 主管級都都調開了....
話說回來 從BMW sauber回鍋的 Jörg Zander 還真的不見了 =..=
Ferrari 人事也大變動
似乎外籍傭兵 主管級都都調開了....
話說回來 從BMW sauber回鍋的 Jörg Zander 還真的不見了 =..=
[img]http://img265.imageshack.us/img265/2782/27080603jr4.jpg[/img]
| |||
不過 Ferrari 人事也大變動 似乎外籍傭兵 主管級都都調開了.... 話說回來 從BMW sauber回鍋的 Jörg Zander 還真的不見了 =..= | |||
2008 honda應該滿有看頭的
期待!
2007悲慘的表現讓我整整半年多沒看f1賽事
這對HONDA來說,真的是一件大事啊…
希望明年的HONDA能夠有亮眼的表現。😀
希望明年的HONDA能夠有亮眼的表現。😀
搜狐體育訊 本田車隊最近將宣佈前法拉利技術總監羅斯-布朗將成為車隊的主管,而以前擔任這一職務的尼克-弗萊將繼續擔任車隊的首席執行官。
布朗的加盟也為車手巴頓解決了後顧之憂,這位英國車手一直在抱怨本田缺乏競爭力,稱如果下個賽季本田仍然沒有什麼進步的話,那他就考慮離開車隊。
不論是弗萊還是本田車隊都一直把布朗的加盟看成了振興車隊,重回頂級車隊行列的一個關鍵步驟。
布朗在為法拉利工作的期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自從貝納通時代起就一直是邁克爾-舒馬赫成功背後的關鍵任務。在今年四月份的時候,弗萊就開始接觸布朗,不過由於法拉利車隊擁有有限選擇布朗的權利,所以一直沒有得到答復。
經過了一年的休息後,布朗同法拉利在今年夏季討論了回歸車隊的問題,不過最終在10月份的時候談判破裂。而整個賽季中,弗萊都鍥而不捨地爭取這位F1技術大師,其中在爭取布朗的車隊還有紅牛和豐田車隊,不過最終弗萊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本月初,弗朗和弗萊一起來到了日本,在東京同本田高層進行會談,相信他們的合約已經在上周的日本簽訂了。
儘管弗萊對布朗的渴望已經不是一個秘密,但他們之間的談判和簽約一直都在高度保密當中。一直到上個週五,本田的車手們才知道布朗將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特別是對於巴頓來說,這個消息無疑是鼓舞人心的。英國人在2004年以英美本田車手的身份取得了輝煌的戰績,獲得賽季總排名的第三名,10次登上領獎臺。不過隨後的三個賽季中,巴頓和本田的成績一路下滑。在周日接受採訪時,巴頓公開指責車隊,稱本田賽車極其糟糕:“我不想再駕駛這樣一部賽車,我自己已經幹得非常出色,但如果沒有一部出色的賽車,我就無法證明自己是一名最棒的車手。(今年的賽車)非常難以駕駛,每次駕駛這種賽車都讓我感到生氣。我對這種情況越來越不滿。”
弗萊已經開始安撫憤怒的巴頓,並保證要盡全力來幫助這位27歲的英國車手奪得一次世界冠軍。簽約布朗無疑他實現自己諾言的最重要保障。加盟本田後,布朗將為車隊帶來為法拉利工作10年所積累的經驗和技術,正是在布朗的幫助下,法拉利才取得了連續6次車隊世界冠軍和5次車手世界冠軍。
布朗和法拉利分手的最關鍵的原因是義大利車隊沒有為其安排車隊主管的職務,而對於弗萊來說,他會毫無猶豫地讓出位置,讓真正的專家來管理車隊,負責行銷策略。在本田車隊,布朗可以掌控整個工程資源,負責大獎賽的所有活動。而在以前,本田車隊雖然擁有雄厚的資金,但他們缺乏能夠贏得分站賽勝利的專家。在現在的一級方程式中,像本田這樣由委員會來決策的管理文化已經不適應比賽的需求,相反日益激烈的競爭需要一名高層領導迅速做出決定,根據比賽和市場的需要做出調整。
本田在2007年經歷了一個失望的賽季,他們用中本修平(Shuhei Nakamoto)頂替了前技術總監吉奧夫-威利斯,而前者僅僅是一名摩托賽車的工程師,這也許是本田今年沒落的一個重要原因。
布朗將很快開始同本田的工作,他的目標是讓這支日本車隊迅速成為一直能夠挑戰邁凱輪和法拉利的頂級車隊,根據他的經歷,相信布朗應該不會讓本田失望。
From : http://f1.sports.sohu.com/20071112/n2532069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