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連http://tw.myblog.yahoo.com/kcbug-civic8/article?mid=408&prev=409&l=f&fid=43
太讚了~~國產車體剛性能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A柱都沒潰縮進去~~車艙毫髮無傷~~讚捏~~
太讚了~~國產車體剛性能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A柱都沒潰縮進去~~車艙毫髮無傷~~讚捏~~
![]() |
| ![]() | |
幫連http://tw.myblog.yahoo.com/kcbug-civic8/article?mid=408&prev=409&l=f&fid=43 太讚了~~國產車體剛性能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A柱都沒潰縮進去~~車艙毫髮無傷~~讚捏~~ | |||
![]() | ![]() |
CIVIC 8在U-CAR應該是全世界最安全的車子吧
可是EURO NCAP只有4顆星的水準
.........😌
![]() |
| ![]() | ||||||||||
CIVIC 8在U-CAR應該是全世界最安全的車子吧 可是EURO NCAP只有4顆星的水準 .........😌 | ||||||||||||
![]() | ![]() |
事實(網址)就已經擺在眼前了...真的值得鼓勵鼓勵了~~
![]() |
| ![]() | ||||||||||||||||||||
事實(網址)就已經擺在眼前了...真的值得鼓勵鼓勵了~~ | ||||||||||||||||||||||
![]() | ![]() |
civic 車主在U CAR 還是低調一點好
樹大招風🙂
![]() |
| ![]() | ||||||||||||||||||||||||||||||
civic 車主在U CAR 還是低調一點好 樹大招風🙂 | ||||||||||||||||||||||||||||||||
![]() | ![]() |
沒高調吧~~對事不對人~~只是..照開板大的文在討論而已~~
C8不過是一台車~我沒說C8車有多好吧!!只是在討論車體剛性霸了~~
![]() |
| ![]() | ||||||||||
坤宇大 真的還是假的阿 我家還有一台4代CIVIC在服役耶 會不會一撞就變豆腐渣阿😞 | ||||||||||||
![]() | ![]() |
我家之前的四代Civic,在苗栗造橋路段被人追撞,當時我還在車上= =
結果後面整個爛了,底部怎麼拉都拉不直,所以我爸就把它賣了......
http://www.wretch.cc/blog/michael0725
無名
![]() |
| ![]() | ||||||||||||||||||||||||||||||||||||||||
沒高調吧~~對事不對人~~只是..照開板大的文在討論而已~~ C8不過是一台車~我沒說C8車有多好吧!!只是在討論車體剛性霸了~~ | ||||||||||||||||||||||||||||||||||||||||||
![]() | ![]() |
斯大說ㄉ沒錯🙂
因小弟不太懂!開板研究研究😆
現在受益良多🙂🙂就肛溫ㄟ
U-CAR有關副車架的討論
http://forum.u-car.com.tw/forumdetail.asp?forumid=3921
C8後懸吊採用的即是雙雞胸骨式懸吊』,(Double-wishbone) 前懸: HIGH-CASTER macpherson 附防傾桿
http://www.honda-taiwan.com.tw/eshowroom/civic/accessory02.html
三、懸吊系統
現代的車種對乘坐舒適性及操縱安定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面對此一趨勢,各車廠都採用雙A臂(Double-wishbone)懸吊系統,或多連桿(Multi-link)懸吊系統來因應,但簡單、低成本、不佔空間的麥花臣懸吊系統,仍廣泛運用在小型車上。吃過雞肉的人應該知道雞胸骨(Wishbone)成A型,而上下採用兩個如此形狀的臂的懸吊系統就被稱為『雙雞胸骨式懸吊』,(Double-wishbone),又被稱為雙A臂懸吊系統。雙雞胸骨式的優點首推懸吊幾何設計自由度很高,它並不會對避震器施加彎矩,所以摩擦小;而且只需改變臂桿的佈置設計(如旋轉軸的傾斜、安裝位置及安裝的跨距等),即可達成外傾角變化、防俯衝、防蹲下等幾何設定。通常這些臂桿是裝至於副車架上,副車架再以四個支點與車身結合,如此可兼顧懸吊系統的剛性與震動的阻絕。缺點是複雜、成本高且定位精度要求較高。最早以『多連桿』為名宣傳的是1983年推出的BENZ 190 車系。多連桿與雙雞胸骨式懸吊二者間並不易明確的區別,各車廠針對既有懸吊系統加以改良,增加特殊功能的連桿,再自行命名。多連桿懸吊的設計大多以多支的連桿將車軸定位,並且將連桿以襯套先安裝於副車架上,而副車架一般以四個點固定於車身,這個架構就與雙雞胸骨式懸吊相類似。
多連桿懸吊系統其獨特的連桿配置在各車上均有不同,但所要達成的目標是相同的,其主要有功能下列幾項:
1.消除對地外傾角(Camber)變化:即使車身晃動時,也能使輪胎保持垂直,這在目前低輪胎扁平比的趨勢中,是非常重要的特性。
2.抑制懸吊系往復運動時束角(Toe)的變化。
3.抑制懸吊系往復運動時輪胎距離的變化。
4.消除轉彎時重心昇高、對地外傾角減少的頂起((Jack-up)現象。
5.抑制加減速時造成的車身升高或下沉現象。
6.提高懸吊系統的剛性,使其不易受橫向力影響而產生幾何變化。
多連桿懸吊系統最大的優點,
在於可平衡的達成上述其他懸吊系統所達不到的性能需求,
它也是目前最先進的懸吊系統設計。
資料來源: http://forum.shareget.com/t174005/
C8的車架圖請參考:
http://auto.qq.com/a/20080721/000130.htm
大家比較一下 JP 的底盤: http://www.auto21.com.tw/main-jp.htm (點右下小圖)
C8競爭車種懸吊系統:
FORD FOCUS: 前懸-獨立麥花臣支柱式 (含前副車架 + 前防傾桿) 後懸: 獨立 SLA Control Blade (含後副車架 + 後防傾桿)
http://www.ford.com.tw/servlet/ContentServer?cid=1137386402339&pagename=FLH%2FDFYPage%2FDefault1024&c=DFYPage
TOYOTA ALTIS: 前懸-麥花臣式獨立懸吊附高剛性副樑+防傾平衡桿 後懸: 扭力桿式拖曳臂懸吊+防傾平衡桿
http://www.toyota.com.tw/2F_vehicle/vehicle_spec.asp?CARSID=32
NISSAN TIDDA: 前懸: 獨立麥花臣 後懸: 扭力桿式
http://www.nissan.com.tw/car/TIIDA/openCar.asp?index=1
Mitsubishi lancer fortis: 前懸: 獨立麥花臣附防傾桿 後懸:獨立多連桿附防傾桿
http://www.lancerfortis.com.tw/
SUZUKI SX4: 前懸: 麥花臣附支柱式 後懸: 後拖曳臂式
http://www.auto21.com.tw/images/new-car/sx4/spc.htm
>>>>
本人並非在說C8不好或不安全 , 事實上在我的發言中 , 我對C8也從未有不良之發言
只是版大在討論車體時 , 大家要去了解這部車造車的理念
而不人云亦云
每部車都有優缺點 , 還是一句我之前發言的 (第一次被記壞評)
這是" 魚與熊掌的選擇 " , 端看駕駛者在乎的是什麼???
http://forum.u-car.com.tw/forumdetail.asp?forumid=3921
C8後懸吊採用的即是雙雞胸骨式懸吊』,(Double-wishbone) 前懸: HIGH-CASTER macpherson 附防傾桿
http://www.honda-taiwan.com.tw/eshowroom/civic/accessory02.html
三、懸吊系統
現代的車種對乘坐舒適性及操縱安定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面對此一趨勢,各車廠都採用雙A臂(Double-wishbone)懸吊系統,或多連桿(Multi-link)懸吊系統來因應,但簡單、低成本、不佔空間的麥花臣懸吊系統,仍廣泛運用在小型車上。吃過雞肉的人應該知道雞胸骨(Wishbone)成A型,而上下採用兩個如此形狀的臂的懸吊系統就被稱為『雙雞胸骨式懸吊』,(Double-wishbone),又被稱為雙A臂懸吊系統。雙雞胸骨式的優點首推懸吊幾何設計自由度很高,它並不會對避震器施加彎矩,所以摩擦小;而且只需改變臂桿的佈置設計(如旋轉軸的傾斜、安裝位置及安裝的跨距等),即可達成外傾角變化、防俯衝、防蹲下等幾何設定。通常這些臂桿是裝至於副車架上,副車架再以四個支點與車身結合,如此可兼顧懸吊系統的剛性與震動的阻絕。缺點是複雜、成本高且定位精度要求較高。最早以『多連桿』為名宣傳的是1983年推出的BENZ 190 車系。多連桿與雙雞胸骨式懸吊二者間並不易明確的區別,各車廠針對既有懸吊系統加以改良,增加特殊功能的連桿,再自行命名。多連桿懸吊的設計大多以多支的連桿將車軸定位,並且將連桿以襯套先安裝於副車架上,而副車架一般以四個點固定於車身,這個架構就與雙雞胸骨式懸吊相類似。
多連桿懸吊系統其獨特的連桿配置在各車上均有不同,但所要達成的目標是相同的,其主要有功能下列幾項:
1.消除對地外傾角(Camber)變化:即使車身晃動時,也能使輪胎保持垂直,這在目前低輪胎扁平比的趨勢中,是非常重要的特性。
2.抑制懸吊系往復運動時束角(Toe)的變化。
3.抑制懸吊系往復運動時輪胎距離的變化。
4.消除轉彎時重心昇高、對地外傾角減少的頂起((Jack-up)現象。
5.抑制加減速時造成的車身升高或下沉現象。
6.提高懸吊系統的剛性,使其不易受橫向力影響而產生幾何變化。
多連桿懸吊系統最大的優點,
在於可平衡的達成上述其他懸吊系統所達不到的性能需求,
它也是目前最先進的懸吊系統設計。
資料來源: http://forum.shareget.com/t174005/
C8的車架圖請參考:
http://auto.qq.com/a/20080721/000130.htm
大家比較一下 JP 的底盤: http://www.auto21.com.tw/main-jp.htm (點右下小圖)
C8競爭車種懸吊系統:
FORD FOCUS: 前懸-獨立麥花臣支柱式 (含前副車架 + 前防傾桿) 後懸: 獨立 SLA Control Blade (含後副車架 + 後防傾桿)
http://www.ford.com.tw/servlet/ContentServer?cid=1137386402339&pagename=FLH%2FDFYPage%2FDefault1024&c=DFYPage
TOYOTA ALTIS: 前懸-麥花臣式獨立懸吊附高剛性副樑+防傾平衡桿 後懸: 扭力桿式拖曳臂懸吊+防傾平衡桿
http://www.toyota.com.tw/2F_vehicle/vehicle_spec.asp?CARSID=32
NISSAN TIDDA: 前懸: 獨立麥花臣 後懸: 扭力桿式
http://www.nissan.com.tw/car/TIIDA/openCar.asp?index=1
Mitsubishi lancer fortis: 前懸: 獨立麥花臣附防傾桿 後懸:獨立多連桿附防傾桿
http://www.lancerfortis.com.tw/
SUZUKI SX4: 前懸: 麥花臣附支柱式 後懸: 後拖曳臂式
http://www.auto21.com.tw/images/new-car/sx4/spc.htm
>>>>
本人並非在說C8不好或不安全 , 事實上在我的發言中 , 我對C8也從未有不良之發言
只是版大在討論車體時 , 大家要去了解這部車造車的理念
而不人云亦云
每部車都有優缺點 , 還是一句我之前發言的 (第一次被記壞評)
這是" 魚與熊掌的選擇 " , 端看駕駛者在乎的是什麼???
共
29
則留言